私募人士/陈晓阳
本周大盘未能站稳2500点,顺势回踩了年线支撑,短线调整意犹未尽。那么,随后行情是继续调整一段时日,还是短暂释放浮筹之后重拾升势呢?
从引发本周市场下跌的主要偏空因素来看,银监会已经澄清,表示没有改变年初以来确定的信贷政策,证监会及时否认了5月中重启主板IPO的传闻。最主要的是,二季度经济形势被部分强周期行业回升减弱蒙上了阴影,比如钢铁、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到国际形势的变化,价格回升的力度有所减弱,从而使得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方向产生了疑虑情绪。基本上,目前市场对新的未来预期缺乏明确的方向。
但从当前的政策导向来看,管理层已经明确表态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部分仍未出台产业振兴规划细则的行业将有条不紊地陆续推出规划细则,工信部推动汽车钢铁兼并重组等,说明偏多的政策导向未有变化,在不断的政策推动下,二季度经济回升仍将延续,并不会出现大的经济形势恶化重蹈覆辙的可能。可见目前除了大小非解禁压力,以及年报、季报披露对机构投资者调整仓位带来震荡外,并没有出现影响未来的实质性利空因素,系统性风险并没有来临。从中线的角度看,未来多方因素仍然占据市场主要的优势,有利于支持股市,不会使短线行情出现较大空间的调整。
再从当前市场热点风格变化来看,本周板块热点从强周期性板块转向了防御类品种,有色、煤炭等近期主流热点明显出现了滞涨迹象。与其相反,食品饮料、汽车、家电、商业等防御消费类个股明显活跃。
这一变化和最新的经济数据引发的预期有关。受益于国家扩大消费政策,我国消费品工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一季度呈现出“好于工业整体形势”的发展势头。工信部23日公布的数据表明:一季度,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3月份增长9.8%,比头两个月上升2.4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满足国内需求的行业比满足国外需求的行业所受的冲击更小。短期内,中国经济企稳乃至反弹依然主要依靠内向型行业的增长,从而引导了市场热钱向这类预期较好的消费品种快速转移。笔者认为,今年以来的板块热点表现特征,多数是结构性活跃一阵后,又转向另一个不甘寂寞的热点,使得市场做多力量未衰竭,这样有利于后市强势行情的延续。
趋势形态来看,本周上证指数创出了此轮反弹新高2579点,但随后在多空分歧十分激烈的前提下,快速回踩了年线支撑以及回补了前期留下的缺口。虽然技术上出现了企稳迹象,但是目前沪指的MACD、KDJ等技术指标出现死叉且仍在高位,并且所形成的技术形态头部与前期相比明显降低,显示短线调整似乎意犹未尽。后市来看,大盘有进一步在年线附近进行震荡整理的要求。不过,本周创出的此轮高点2579点,并不是今年反弹的终点,从中线的角度看,大盘短线休整释放风险之后,仍有再创新高的可能。
操作策略:由于当前大盘方向未明,投资者应当谨慎从事,适当减轻仓位。在机会选择上,一方面可以逢低关注消费类品种,比如家电、食品饮料、商业等板块中的优质个股;另一方面,近期有预期支撑的3G、股指期货等概念股仍有炒作机会。
[责任编辑:parry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