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张勇
在全球股市仍然动荡不安的背景下,A股上周独善其身。A股之所以能独立走强,主要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转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已经被宽松的货币政策取代,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在稳步实施。笔者认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出现积极转变,宏观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降低,A股有望先于宏观经济见底,震荡反弹将成为近期股市运行的主基调。
首先,宏观政策的适时转变改变了投资者悲观预期,经济硬着陆风险降低后,A股迎来阶段性投资机会。进入9月份后,相继出台了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宽松货币政策,近期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发生积极变化,尤其是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可能先于全球经济见底回升,投资者信心也有望从悲观适度转向积极。
众所周知,中国宏观经济具备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因为政策对投资控制力较强,加上我国财政殷实,完全具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能力。4万亿的巨额投资将会极大地对冲经济减速风险,宏观经济硬着陆可能性降低。
其次,投资力度加大将会提高上市公司收入,同时减税政策也将降低企业成本,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缓解。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未来将逐步付诸实施,受益产业链条也将逐步由上游基础原材料向中游加工制造业延伸,整个工业景气度也将出现回升。同时,大面积提高出口退税以及增值税全面转型将会大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第三,从市场层面看,在4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刺激下,持续走低的市场开始出现转暖迹象,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成交量显著放大。以沪市为例,成交量已经由10月份二、三百亿的水平上升到八、九百亿元。成交量的连续显著放大对于底部判断最具意义,说明有增量资金流入。从热点的变化看,也有由水泥、钢铁、工程机械向中下游转移的倾向,持续走低的食品饮料、商业零售都出现止跌回升,说明做多的力量正在增强。
我们认为,本次反弹是年内最具可操作性的一次反弹,2000点不会是此次反弹的终点,反弹高度很可能达到2300点一线。当然,在反弹中不能忽略市场风险,大小非问题仍将是大盘反弹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在反弹之后,大小非的减持意愿很可能增强。本周将有中国南车、海通证券、交通银行等三只重量级股票的限售股解禁,或将再次考验市场承受能力。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投资者转向积极。激进的投资者可适度跟进基础原材料以及基建板块,稳健的投资者可以从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品种中选取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