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冬陈佳洁
多少点是“政策底”?一个多月前,我们可以很快给出答案:1800点。因为就在上证综指即将跌破1800点之时,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力转股市颓势,尽管政策的作用仅仅维持了几天。但现在这个问题恐怕不那么容易回答了。继10月28日开盘跌破1700点之后,11月4日,上证综指盘中再次跌破1700点。
我国证券市场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这是个老调重弹的问题了。问题的逻辑非常简单,提振投资者信心,让场外资金重新入场,市场交易活跃,股市也就进入回升通道了。可是事情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9·19”救市三招相当于给股市打了一剂兴奋剂,沪深两市所有个股疯狂奔跑了两天后都歇下来了;融资融券试点消息公布后,股市不升反跌。
汇金公司及其他国企增持股份,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单边征收是为了刺激证券交易,融资融券为投资者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是为了活跃资本市常但如果看不到投资收益,无论条件如何便利,投资者也不会买账,因而这两项政策都只是辅助措施。
现在影响我国股市的不仅仅是“大小非”问题,华尔街金融海啸不但席卷了国际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提振投资者信心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正视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截至10月30日,披露三季报的1466家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呈逐季下降态势,二、三季度环比分别下降3.4%和17.02%。因而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扩张性政策,全力保增长。宏观调控应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经济趋紧的情况下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基本面向好才是股市最根本的基矗
其次,“大小非”不应对股市供求失衡负太大责任,但其对股民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认为,政府或可像10月13日欧洲政府救市一样,出大手笔,并辅以相关配套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提振股民信心。同时,后续政策应不断跟进,避免重蹈“9·19”覆辙。
第三,投资者参与股市是为了获益,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分红主动性不足,约束性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这使得大量股民进入股市的目的并非为了投资,而是为了赚取买卖差价,加剧了股市暴涨暴跌。因此,在保护投资者权益这条路上,政府、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任重而道远。
Communication
■读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