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只是一个交易符号,但我却并非筹码,而且无论涨跌都有人为之快乐;有人说我寿命短暂,可我在一年的时间里也曾有过辉煌我是来自上海的铜博士,在我们期货家族的12个兄弟中,1212这个代号就是我的名字。
12月17日,下午三点,当跳动的盘面瞬间定格,我知道终点已经到了。回望过去的一年,我翻山越岭,红绿相间的K线连成一条弯弯曲曲的人生之路,路上阴阳交替,同行之人在选择进出路口的同时也决定了自己的收成。请注意,我不喜欢用寿终正寝来形容自己的离去。事实上,这只是我们家族一次常见的轮回开始。因为,正如我的问世让1112在K线图上得到延续一样,第二天大伙就会看见一张新的面孔1312。冥冥之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续。
“融资铜”玄机
2011年12月16日的上海正处严冬,呱呱落地的我马上就感觉到了国内经济的寒意。也许是欢迎我的问世,那几天的市场艳阳高照,虽说关注我的人并不多,但几根阳线着实让我感受了一把热情。
年幼不谙世事,我只能跟随“老大”1203这是我们家族对主力合约的习惯性称呼亦步亦趋。眼看着他招朋引伴的热闹景象,旁边的我却难抑困惑:都说我们家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可需求不振却为何进口不断增加?这么多铜“移民”国内,背负重担的“大哥”怎么还能大步登高呢?
“这跟‘融资铜’现象密切相关。”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峰是我们家的老朋友了,他说,去年底以来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铜下游需求持续低迷,眼下正是铜的消费旺季,市场却一片萧条,铜库存总量已达到10年新高。实际上,正是“融资铜”的虚高和下游低迷双重因素导致了目前高库存现状。
都说人类聪明,此话不假。原来,所谓的融资铜就是国内铜企与交易商通过银行开出的延期付款90天-180天美元信用证,将境外现货铜进口至中国保税口岸,注册为保税库仓单再向银行申请仓单质押美元贷款,用于企业现金流周转、参与民间借贷与证券投资等。一句话,就是拿我们去借钱!“融资铜并非新生事物,只要对资金的需求存在,它就有存在的动力。”金瑞期货陈帝喜如是说。
由于进口铜并未进入实体消费,也没有成为交易所的注册仓单,因此对于当时的行情并未产生打压。而由于进口增加推升国际铜价,反而带动了上海铜价的上涨。这恰是铜价不跌反涨的玄机所在。摸清了这些非正式“移民”的底细,顿觉一身轻松的我紧跟家族脚步奋力攀登,以挂牌当日开盘价算,至2012年1月31日最大涨幅达14.13%。
“这点事算什么呀!”当我还在欣欣然于自己的表现之时,却被当时还健在的1201等几位嘲笑了一番,原来他们不但主演了2011年2月至10月下旬一轮超过三成的大跌,还耳濡目染了前辈流传下来的暴跌传奇就在2008年的10月,沪铜跟随国际铜价走势,18个交易日里竟上演12次跌停,月度跌幅超过40%。要说涨幅也有更吓人的,从那年12月中旬到去年2月中旬,铜价从21450元涨至77470元,涨幅高达261%!
“和以往相比,2012年铜的脚步徘徊。”正所谓旁观者清,熟知我们秉性的华泰长城施文竹指出,铜价的季节性走势特征近几年已逐渐淡化,尤其是2012年,伦铜上未突破8800美元、下未触及7200美元,全年大多在窄幅区间反复。
真是悲催!被别人笑话总是有原因的。看着几位老兄一副饱经沧桑的模样,我只能期待着早日经历大世面……
我的时代谁做主
说实话,虽然生于斯长于斯,但盘面的风云变幻却总是让我困惑。尽管多空双方的任何动作都躲不过我眼睛,但到底谁是幕后推手却直到今天也还没完全摸清头脑。
仗着尚未成年,懵懵懂懂却无忧无虑的我凡事都有“大哥”罩着。只要不出意外,市场也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着我紧跟“大哥”节拍只要我涨得稍快,马上就会有人把我甩开卖出;一旦跌得快了,又会有人进场买入拉我一把,当然,高明一点的朋友还会同时到“大哥”或其余兄弟那边反向操作,这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跨期套利了。
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2011年12月一直到2012年的7月份,虽然“魅力指数”不断上升让我吸引了更多人,但我仍习惯于自己的“小弟”身份,直到进入8月份。在这个月里,天时按家族轮换规则,我已经到了坐上“大哥”位置的时候;地利美联储QE3愈行愈近,新一轮货币宽松行情指日可待;人和新老朋友一起捧场,8月31日持仓高达21万余手,当月成交超过550万手!我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
此时的我,对行情涨跌的根本规律已多少悟出点门道了,更聪明的人则早已从中看出市场蕴含的良机:6月QE2结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而失业率仍旧维持在8.0%上方,市场对QE3的预期逐步加大,虽然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并未有表态,但商品出现了明显的探底动作,伦铜更呈震荡筑底态势,莫非我们已至谷底?
情况正是如此。从QE3预期急剧升温的8月初到QE3正式推出后的9月19日,一股澎湃的做多激情让我犹如坐上直升机,从54280元的低点蹿向顶峰,一个多月时间里涨幅达11.35%。
“QE3行情让有准备的人发了一笔。”永安期货孙琳介绍说,公司有位做伦铜的客户8月16日在7450美元以5%-10%仓位多单滚动操作至7800附近,随后止盈持有仓位的80%;待铜价确认站稳7800美元后追进20%仓位多单,并在前期头部关键阻力位8270美元处止盈,几番操作下来,500万元的本钱最终盈利超过20%。
“悄悄的我走了”
盘面依旧在,几度夕阳红。12月18日,几处交割库一片忙碌景象,此时的我已从符号化身为实实在在的铜,正静静地躺在仓库里等待交易双方来交割4500余手的仓单,意味着两万多吨的实物铜即将买卖易手,进入消费渠道。有趣的是,盘面上激烈争夺多日却素未谋面的多空双方,到了这里却都能握手言和,相见甚欢。
说实话,在高企的现货铜库存面前,两万余吨的量并不算多,对行情的影响也不大。回想一年来动辄肩扛数十万吨甚至百万吨的重担,还算淡定的我此刻也不免唏嘘。再想到那些还得继续前行的同根兄弟,担忧之情油然而生:既要承受交易所高库存重压,更要时刻警惕头顶上的堰塞湖决堤超过百万吨的保税区库存,无异于市场的一个重磅炸弹。他们,能站稳脚跟吗?
回顾2012,国内库存也有过减少之时。宝城期货程小勇提醒说,从5月底至7月底上期所库存从20万吨一度下降35%,保税区库存也下降31%至45万吨,为此甚至引发了一波多空对决和海外投行逼空之心,还好国内需求旺季不旺和产出不断攀升,通过库存外流而让国际“大鳄”知难而退。
但这种减少只是昙花一现。施文竹手中的数据告诉大家,LME、上海以及COMEX的铜库存全年累计在50万吨水平,下半年有增加趋势。其中上海铜库存20万吨,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而全年基本在23万吨附近波动的LME库存也于12月22日当周一举突破30万吨。此外,保税区铜库存高企,四季度已至100万吨左右。
“这些铜一旦涌向市场,对行情的打压将不堪设想。”一位行业人士忧心忡忡地指出,宏观面预期相对明确,唯有保税区库存动向是最大变数。想到煤炭进口毁约、港口铁矿石堆积如山对市场带来的冲击,让人不寒而栗。有悲观者认为,我这些兄弟明年甚至会跌到比2008年更深的谷底,果真如此,行业又将情何以堪?
怀着留恋和不安,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2012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想念他……(胡东林)
(中国证券报 胡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