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分析称中国将2013年面临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发布时间:2012/12/20 18:38:00
 
文章内容

  在2012年铁定实现3%以内的良性通胀水平之后,中国将于2013年面临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政策环境也因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分析人士表示,从已经释放出来的政策信号可以获知,尽管遏制通胀并不位于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议程的优先位置,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决策者会对此掉以轻心。

  本周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说,明年的潜在通胀压力加大,主要是美欧日三大主要经济体量化宽松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在前两轮量化宽松向市场累计注入近3万亿美元流动性的情况下,本月12日,美联储又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决定每月购买450亿美元国债,替代年底到期的扭曲操作,加上今年9月宣布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每月400亿美元的购债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850亿美元,而且不设期限。

  美联储还决定,在失业率高于6.5%、未来1至2年通胀水平预计高出2%的长期目标不超过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将继续把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

  而欧洲央行今年也实施了无上限债券购买计划(OMT),以帮助缓解欧债危机、维持金融稳定。即将出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亦宣布将出台“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以提振萎靡的经济。

  美国、欧洲、日本分列全球第一、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加上另一个处于货币宽松期的主要经济体英国,其货币均为国际储备货币。它们新的货币宽松政策将使全球的流动性再度面临泛滥危险。

  在IMF追踪的1929年以来的14轮经济周期中,本轮复苏是最缓慢的,但信贷反弹却是最快的。而发达经济体由于深陷债务泥潭,都倾向于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维持债务循环,长期低利率和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将成为常态。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可能遥遥无期。”

  中国是资源品进口大国,也是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买家,对能源、原材料及部分农产品进口严重依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无疑使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

  张茉楠说,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很可能在明年进一步显现,中国更需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压力,它可能加大经济调控难度。

  一些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平均上涨5%。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中国的通胀水平将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出现回升,最迟第三季度初升至4%。

  尽管近两年遏制效果明显,但中国国内依然存在着推升通胀的风险因素。由于货币超发,2011年,中国货币存量比2007年增长了一倍,而2012年随着信贷的增长,存量继续增加,与名义GDP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

  分析人士预料,中国政府仍将把2013年的通胀控制目标定在4%。

  “明年的实际通胀率肯定会高于今年,但由于中国决策者对潜在通胀压力保持警惕,它将不会高过4%。”向松祚说。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任沁沁 王建华 南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文章
  • ·分析称中国将2013年面临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 ·景学成: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调控不应掉以轻心
  • ·[图文]2011稳物价措施不断出台 2012通胀压力有望回落...
  • ·[快讯]海关:进口价格上涨较快 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
  • ·通胀压力未消 商品或迎来大调整
  • ·[快讯]央行: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
  • ·[图文]梅新育:货币是造成通胀压力加大的根本因素
  • ·通胀压力强化紧缩预期 反弹待加息靴子落地
  • ·决策层预判通胀压力至少持续两年
  • ·[图文]10月CPI上涨4.4%创新高 通胀压力进步加剧
  • ·7月淘宝网购消费指数走低 经济通胀压力减小
  • ·15个月来PPI首现回落 通胀压力减轻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