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2011年理财市场流行另类风 名酒价涨引钱来
发布时间:2011/12/19 7:44:28
 
文章内容

文 |本刊记者 许娓玮

另类理财产品自从2007年起,就已经走进大众的投资视野,在2011年越发走俏,投资标的逐渐从最初的艺术品,扩展到红酒、白酒、普洱茶,就连高档手表也跻身另类投资的行列。然而,多数另类理财产品投资起点动辄50万元、100万元,是一般投资者玩不起的,不过,却很受高端投资者的追捧。

名酒价涨引钱来

近年来,针对名酒的收藏和投资越来越热,特别是高端酒类的回报率越来越高,吸引了不少投资者,酒类也成了银行另类理财产品的“主力军”。

这几年,各种高端白酒都在不断涨价,白酒显然具有更大的升值空间。2011年3月22日,中国名酒企业沱牌舍得酒业与银行联手,推出了中国首个集品鉴、投资、收藏于一身的白酒理财产品——舍得30年年份酒“天工绝版酒”金融理财产品,实物收益率预计超过100%,现金年化收益率为4.7%。这样的丰厚回报,自然颇为诱人。

红酒投资理财产品也不算什么稀罕事了。2011年8月21日,中国银行与张裕公司、中海信托共同推出了“张裕百年酒窖1912干红葡萄酒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年化收益率为7%。

随后,银行又将红酒理财玩出了新花样。12月初,中国银行联合中粮集团,推出了个人红酒贷款业务。据了解,中行推出的红酒贷款产品,最高可贷额度为红酒购入价的50%,抵押物为客户认购的储存于酒庄内的期酒,贷款利率较现行基准利率略有上浮,在还款期结束或提前还款后,客户可以从酒庄提走红酒。

普洱飘香惑你心

除了酒类,茶叶也是银行另类理财产品的“主力军”。今年9月,一家银行面向私人银行客户,发行了普洱茶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者认购后,即成为普洱茶认藏人。该产品期限一年,到期前,投资者可选择以实物或现金方式,获取理财本金及收益。若选择实物方式,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可获得“黄金组合”普洱茶;若选择现金方式,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

晶晶钻石惹人爱

2011年,钻石也成了银行的新宠,进入了投资领域,只不过还不是理财产品,只是银行提供钻石交易的平台。今年上半年,某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就针对一定资产级别的高净值客户,推出了裸钻投资平台,成为国内首家开设钻石投资平台的银行。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该平台的全球搜钻系统,搜索到克拉级以上、任意4C级的裸钻,还可以通过平台,将自己购买的钻石上传,在网络上使钻石变现流通。

豪华手表逗你玩

2011年,另类理财产品逐渐升温,就连高档手表也走入了另类投资的行列。11月,某银行和天津海鸥手表销售集团公司及信托机构联合推出了一款挂钩陀飞轮手表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年。投资人可灵活选择以现金或实物形式,获得理财本金和收益。

投资者如选择现金方式,可获得本金和预期每年5%以上的货币收益;如选择实物方式,到期时,可获得一款约定款式的海鸥陀飞轮手表,同时还可获得预期年化5.5%以上的货币收益。如果预期手表将升值,就可以选择实物方式。这款海鸥手表受益权投资理财产品推出后,两三天就卖出3亿多元。

艺术品基金诱人眼

2011年,楼市冷清、股市低迷,艺术品投资作为“第三大投资”而异军突起。今年的艺术品市场热得有些烫手,而艺术品基金更是势头强劲,赚足了市场眼球。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18日,国内近30家艺术品基金公司已发行成立了超过70只艺术品基金,除去2只已到期解散的,基金初始规模总计57.7亿元。其中,近 2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达56.5亿元。从两年前几千万元的规模,发展到如今的50多亿元,艺术品基金的增长速度惊人。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近20年的蓬勃发展,艺术品作为另类投资的财富效应日益彰显。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艺术品基金的发展只会向前进,不会停滞,更不会倒退。


相关文章
  • ·南方基金发布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 ·首批基金2011年年报亮相 211只基金合亏846亿
  • ·[公司]加加食品2011年净利1.6亿元 同比增逾两成
  • ·[公司]仁智油服2011年净利7191万元 同比增长19%
  • ·[公司]棒杰股份2011年净利4714万元 同比增长19%
  • ·[公司]佛慈制药2011年净利3056万元 同比降四成
  • ·2011年全国共8.32亿人参加新农合
  • ·英国调低2011年GDP增速至0.8%
  • ·顺网科技2011年净利6369万 同比增40%
  • ·欣旺达2011年净利8206万元 同比增30.9%
  • ·尔康制药2011年净利1.17亿 同比增77%
  • ·星辉车模2011年净利8114万 同比增45%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