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2月7日电 (记者 叶前 王攀)广东省外经贸厅在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期间透露,今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额预计保持14%的增长,但明年上半年广东外贸形势将进入最困难时期。
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郑建荣说,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外经贸企业普遍出现一定的困难,调整优化外经贸结构遇到的挑战是在内外部双重因素制约下,出口规模扩张受到抑制,进出口增幅将进一步回落,未来一年企业的困难增多,成本上升将成为较长时间的趋势。
外贸部门反馈的信息显示,当前不少优质外商项目因为土地指标问题不能落地,这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表现明显。很多制造业企业在电力需求上得不到满足,企业出现‘开五停二’、‘开四停三’现象。劳动力流动性过大不利于企业留住熟练工人。
郑建荣说:“面对严峻的形势,广东省将扶持一些困难中小企业,更多地减轻它们的税负,帮助它们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还要集中优势资源扶优扶强,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不过,郑建荣也表示,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总体上有利于广东省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承接高端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显现;同时,近年来生产成本提高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对广东省外贸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倒逼效应。
近日向在粤全国人大代表汇报关于广东的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时,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蔡允革也指出,广东经济结构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突出起来,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广东的产业层次偏低,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大而不强,生产性服务业发育不足。目前广东的制造业停留在加工组装环节,向研发及销售两端延伸不足,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少,技术对外依存度达50%,制造业整体处于“微笑曲线”低端。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总部经济、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总量偏低。
(叶前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