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事件:其一、昨夜德国政府称,欧盟各国领导人不会在10月23日的峰会上提供完全修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其二、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后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回落。
研读这两条新闻,我们可对当前国内及国际宏观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蛛网博弈推演平台,我们认为:
一、欧债危机长期复杂,对中国造成冲击。
先来看欧债问题。在G20力挺"欧洲新救助计划",市场预期周末欧盟会议可能出台对欧债利好的背景下,德国政府提前泼出冷水,显示出欧洲内部在解决债务危机的问题上各国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欧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统一。正是因为希腊、葡萄牙等国在财政上不能自我约束,导致债务规模失控。说得通俗点,就是以希腊、葡萄牙等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国家以负债的形式提前享受了经济成果,但其实际经济发展的水平却无法支撑其推行的高福利享受水平,导致无法偿还债务。现在又寄希望于德国等其他勤奋工作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减免其债务,显然,德国对此存在很大意见。
我们也注意到欧洲央行目前并没有直接出手救助,而且采取了替代性的方案即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来解决问题,该基金拥有4400亿欧元的资金能力。同时欧洲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始购入成员国的债券,这些措施短期内暂时缓解了危机。但我们担心一旦像意大利、西班牙这样拥有巨大债券市场规模的国家也出现危机,投资者对它们债券的偿付能力失去信心,而又没有欧洲央行作为最后担保人,那么即使是EFSF的4400亿欧元也可能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抑制欧债危机的继续恶化。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欧元区乃至欧盟都可能集体下沉,欧元体制将会崩溃。我们预计在这种现实的威胁之下,可能会迫使70%出口货物都流向欧洲国家的德国将做出一定妥协和让步。由此来看,欧债危机未来的演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再来看国内的情况。GDP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回落反映着经济下行的趋势,尽管这样的下行主要缘由于政府的调控,包括对房地产市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银行信贷的调控等,但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今年前9个月,作为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我国对美国14.7%和对欧洲17.4%的出口增速远远低于22.7%的整体出口增速,且未来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日本核事故和高铁事故等意外事件影响,国内相关投资已明显放缓。有消息称我国铁路项目大面积停工逾1万公里,建设单位、供应商难为无米之炊,铁道部则忙于多方融资救急。可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小。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或将继续下行。我们还应注意到,由于我国银行业与欧美银行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利益往来,一旦欧美债务危机引发银行业亏损重组,必会波及我国,并引发国内市场动荡。
最后关注一下市场面。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的下行趋势使得我们保持中长期看淡的观点。根据行为分析,我们广州万隆(微博)认为,在市场面临偏空因素时,防御性板块的表现往往超越大盘,特别是随着四季度的来临,传统的消费类,白酒类板块或存在一定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