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理财产品费率相差悬殊 小心高费率吞掉高收益
发布时间:2010/7/27 17:03:05
 
文章内容

本报记者 崔欣爽 北京报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理财产品也是如此,投资者希望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追求资本增值的时候,也应关注费率的问题,对于某些产品来讲,费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大小。

QDII产品费率最高

作为传统型理财产品,债券类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费率都很低,一些国有银行如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其债券类理财产品均不收取费用。之所以不收取费用,原因在于其产品多为保本产品,收益低风险小,在风险控制和产品设计难度上都相对简单,因此,费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被“忽略”。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上周各银行发行的47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中,有28款为保本类产品,市场占比高达59.57%。对于投资需求并不强烈、以稳健性为主的投资者,保本债券型理财产品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其中,招商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种类最多。

而与债券类理财产品低廉的费率相比,QDII产品的费率就不那么让人满意了,其产品费率本身包含的项目就非常繁多,包括管理费、托管费、赎回费、认购费和申购费等,费用的高低具体到各家银行又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这些费用的收取都是有的放矢,中国银行理财分析师指出,需要将费用分给各个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包括海外产品的交易费用等;其次,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在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就存在很大难度,管理费用比债券类要高许多,当然收益也要比一般产品高。各家银行的收费标准差别,主要来自于各银行收取费率的项目,如中国银行QDII产品收取的是认购、赎回费用、管理费、托管费,而一些外资银行仅收取认购费和管理费。据统计,QDII产品的费用约为产品本金的2.5%-3.3%左右,而结构性产品若提前赎回,费用占本金的2%-3%,打新股产品的费用约占本金1.5%-3%。

银率网分析师提示投资者,在购买QDII产品时应该着重关注一下费率的高低,并且货比三家,以免让高费率“吞掉”自己的收益。

产品费率使收益“封顶”

如今,理财产品多得不免让人眼花缭乱,购买和比较都是让普通投资者相当头痛的事情,掌握一些理财产品的共性,可为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带来最有效的帮助。

选择理财产品时,第一点就是要弄清理财产品是否保本产品,也就是让投资者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性。

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切忌只听销售人员的口头描述,收益能达到如何如何高,普益财富分析师黄琦提醒投资者,一定要亲自看产品说明书,自己确认产品是否保本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购买某些开放型的产品时,申购和赎回的费率各银行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别,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清楚自己购买的产品特性及费率。

第二点,投资者一定要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清晰的认识,除了极少数收益上不封顶的理财产品之外,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决不会超过银行给出的参考收益。

“费用一般与产品的实际收益有关,但到期超出预期收益部分会全额被银行收取,作为产品费率。”银率网分析师指出,虽然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费率存在差异,但是,不要对短期理财产品抱太大希望,理财产品的最高收益顶多与产品说明中的收益上限一致,投资者要清楚地了解。


相关文章
  • ·[图文]银行理财产品仅73%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 ·[图文]本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达5.21%(附产品)
  • ·[图文]委托贷款不得从事债券期货理财产品等五投资
  • ·[图文][理财日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0%
  • ·收益率破6产品多 年底选购银行理财产品5大建议
  • ·中汇在线陷兑付危机 票据理财产品风险渐显
  • ·元旦前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明显回落
  • ·广东银监局:谨防理财产品“飞单”陷阱
  • ·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受冲击 收益率高位滑落
  • ·2015年金融市场十大猜想 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
  • ·收益下滑 理财产品集体回归小时代
  • ·年回报超7% 定开债基完胜一年期理财产品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