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统计局列出三大理由 房价不会纳入CPI统计
发布时间:2010/4/9 23:44:25
 
文章内容

最能反映物价水平的CPI统计为什么没把房价纳入?房价统计指标为什么与民众感受不一致?近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座谈会,就近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价等热点话题详细解答各方疑问。

按国际标准住房属投资产品

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称,居民不管是花钱买房子还是买粮食,都是消费使用的,以此来考虑,把房价纳入CPI统计,应该说想法没错。

不过,从价格统计工作看,计算中不把房价纳入的理由有三点。

其一,通行的国际标准,如联合国统计局向各个成员国推荐的方法,一般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产品,不计算在CPI中。

其二,居民购房的花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而按照房屋使用70年算,购买的房子是逐年逐月使用的,因此在购买和消费的时间上存在严重脱节,而CPI统计是按月调查即期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化,房价不符合统计要求。

其三,不可能编制一个万能的价格指数,可以把所有各类商品价格反映出来。

其实,国家统计局在CPI中已经统计了城乡居民的居住类消费。调查项目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砖瓦砂石、电料、油漆等;租房费用,主要是公房和私房的房租;水、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炭花费;自有住房的房贷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用等。

今年或加大居住类价格比重

目前,我国CPI统计中包括8大类商品,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各类商品在CPI指数中所占权重不同。权重的调整是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而定的。如食品消费对CPI影响力较大是同中国国情相关的。据统计,2004年食品对CPI影响程度为76%,2007年为82%,2008年为86%。

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透露,在2010年CPI统计权重调整中,可能会相应加大居住类价格的比重,以使得CPI统计更能反映居民实际生活状况。

调整后商品权重将择日公布

目前低收入人群消费水平低、消费面窄,收入主要用于吃、穿、医疗和子女教育,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低。国家统计局认为,近几年一些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低收入居民反应敏感,感觉实际消费价格上涨应该比公布的CPI数字要高。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说,针对低收入人群,国家统计局在全国90个市县编制了“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选定了149种直接与百姓生活关联密切的吃穿用类商品,加以统计汇总。不过这个数字主要供各地方政府参考,以便于对低收入者生活进行补贴。

据悉,新调整后的CPI统计中各类商品服务权重比例,国家统计局将择对社会公开。

文/据《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 ·统计局列出三大理由 房价不会纳入CPI统计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