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假想敌”锁定QFII 期货私募织网自强
发布时间:2010/4/1 18:50:14
 
文章内容

“假想敌”锁定QFII 期货私募织网自强

相对于QFII而言,多为“单兵作战”的国内私募机构不但在资金规模上不是对手,在股指期货实战经验和套利模型的研究上更是差距甚远。

证券时报记者 张 宁

本报讯 排除掉获批参与股指期货但重重受限的公募基金,期货私募们也将主要的“假想敌”目标进一步锁定在QFII及其他外资身上。

外资将会是主要对手方

3月中旬由监管部门发布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意见稿,在确认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限制的同时,也进一步消除了期货私募们对公募基金的担忧。

知名期货私募徐海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虽然目前基金公司拥有更多的资金优势和人才投入,但从已发布的相关参与规则上看,估计基金公司的操作空间会相当小。“他们的操作只会是机械式的、被动式的保值行为。因此在市场出现较大趋势时,公募所采取的动作不大可能会像我们一样去做趋势投机交易,也就成不了我们主要的对手盘。”

排除公募基金后,徐海鹰将主要的“假想敌”目标锁定在QFII及其他外资身上。徐海鹰承认,相对于QFII而言,多为“单兵作战”的国内私募机构不但在资金规模上不是对手,在股指期货实战经验和套利模型的研究上更是差距甚远。“此前QFII已经在现货市场上表现出把握市场节奏的能力。未来一旦与他们交手,我们已经做好初期‘交学费’的准备。”

从各方信息上看,外资对股指期货的关注度已经进入预热阶段。在香港拥有分公司的格林期货董事长王栓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期就有海外机构频繁跟公司沟通,对中国期货市场,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表现出极大兴趣。

徐海鹰也透露,市场上的中介机构目前也已经开始加强未来给予QFII的服务配备。据其了解,部分券商如中信证券等,就已经专门成立了针对QFII参与股指期货的服务部门。 “但我们认为未来仍应该密切关注基金交易动向,尤其是当期货持仓部位上出现一致性的变化的时候。因为相对而言,公募基金在现货市场上拥有发言权并且掌握较多的政策面信息。”

构建“消息网”

针对QFII这个未来“假想敌”,期货私募也谋划寻求“盘外招”加以应对。

深圳某期货私募对记者表示,应对对手盘,首要之务就在于把握其持仓动向。要掌握这些变化信息,首先是通过交易所公开信息的分析,其次则是从“圈子里”了解的信息。而他认为,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券商或者期货经纪内部。

“基于风险控制,上规模的外资尤其是QFII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多数将采取期现结合的操作方式。而券商本来就知道QFII的现货头寸变化,如果再结合从期货公司所了解的期货头寸,基本上就能够掌握市场上部分活跃QFII的操盘路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国内资本市场深化发展,出现了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券商系”期货经纪商,因此上述期货私募人士认为,更多的期现头寸变动的信息资源也将主要集中于这些优势券商手中。

而对于构建“消息网”的方法,上述人士则表示,目前纯粹的期货私募多数不具备在证券市场的人脉,因此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继续强化与证券私募的合作。通过证券私募在券商内部已经营造好的关系网络,去把握未来QFII等活跃资金在期货现货两个市场中的动向。

·链 接·

“三驾马车”或主导期指角逐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海外资金能否成为国内私募等量级的对手?

对于外资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业内人士预测将有两种渠道。其一是通过QFII的正式渠道,即外资机构可能被允许通过使用一部分QFII投资额度获准交易股指期货;此外,也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有一些对冲基金属于热钱,通过经常项目等手段进入国内直接参与股指期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2008年底曾做过研究,他认为进入A股市场的对冲基金当时的规模估计就有70亿—100亿美元。虽然两者相加的资金总量估计仍远低于目前国内私募基金1万亿人民币的管理规模,但业内人士认为,初期真正会去参与股指期货投资的国内私募仍是寥寥。因此两相比较,参与股指期货的外资资金实力并不亚于国内的私募机构。

广发期货投资研究部王翔认为,一般而言,外资参与股指期货的积极性较高,经验丰富,交易员储备和制度建设也比较成熟,因此预计从交易量上来看,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市场将呈现私募基金、个人投资者和QFII“三驾马车”主导的格局。(张 宁)


相关文章
  • ·[图文]“假想敌”锁定QFII 期货私募织网自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