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鲜陌生到耳熟能详,从事不关己到与生活息息相关,高铁时代来了
如今,是否有高速铁路通达已经成为异地投资的重要考量指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的经济联系与社会文化合作正在被重新定位,高铁时代正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
12月26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运行时间定为3小时零8分。”武汉铁路局新闻发言人万晓说,“这不仅将大大缓解京广线南段的运输压力,特别是春运压力,而且将会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至此,中国农产品交易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283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伴随着胶济、合宁、京津、石太、合武、甬台温、温福、武广8条铁路客运专线顺利运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牵手中部的湖北、湖南、山西,一起迈入了高铁元年。
“客运专线使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通达时间一下子缩短了60%以上”,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介绍,“老百姓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将会越来越多。”
12月19日晚,武广客专广州始发的首趟列车车票在130分钟内全部售罄。
从石家庄到太原1小时,从武汉到南京不到3小时……依靠高铁“大运量、高速度、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优势,“双城记”升级为“同城记”,在全中国“热映”。
“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大赏樱花,这就是现代版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吧!”旅客郑先生感叹。
“我们新增的客流很大一部分来自原来的航空客流。”武汉铁路局客运处处长戴江南说。在高铁的“倒逼”下,公路、航空不得不调整线路结构,绕着高铁走。
“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格局。旅客将在竞争中得到最大的实惠。”张曙光说。
在12平方公里的湖北咸宁经济开发区,60多个投资项目进展得红红火火。“正是由于武广高铁,一大批广州客商都在咸宁投资,现在整个开发区70%以上都是外来投资者建设。” 咸宁市副市长李亚华说。
而在武广高铁尚未开通运营时,广州与武汉就已经研究制定了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首批项目24个、总投资117.6亿元。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王玉泽介绍,未来3至5年内,通过高速铁路,武汉将建成一个辐射全国的大都市圈。以武汉为中心,5小时内可到达的城市,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中国。
放眼南中国,车马未动,粮草先行,粤港澳正向内陆腹地加紧产业转移,长株潭正加速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武汉城市圈的影响力正沿江入海,一条“武广高铁经济带”初具雏形。
如今,是否有高速铁路通达,已经成为异地投资的重要考量指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城镇群、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的经济联系与文化合作正在被重新定位,区域经济格局正在被改写。
在海峡西岸,今年10月,福建省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21.3%,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20.9%。福建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动车组旅游拉动福建省的旅游效应明显。
“高速铁路对旅游的最大贡献就是缩短了路途时间,让游客有更多时间可以游览景观和休闲娱乐。” 中青旅国内旅游公司主题旅游中心经理王原介绍,目前,70%的游天津旅行团选择乘坐高铁。
“‘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应势必出现,这种综合效应势必催生中国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张曙光认为,相关地区区域一体化趋势将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实现空前的融通。(顾兆农 陆娅楠 田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