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温商集团军征战海外 转移过剩产能抑制成本
发布时间:2009/12/1 19:57:00
 
文章内容

一边是国内产能过剩的现实,一边是国外反倾销调查的连年高企,夹缝中的中国制造业早已开始掉转船头,将眼光瞄向海外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从最开始的单兵作战发展到集团军作战。到海外建设工业园成为一种新趋势。

2006年下半年,商务部决定筹资200亿元在多个国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经过近几年建设,共分两批批准了19家境外经贸合作区。

而一贯有着“先知先觉”的温州民营企业,毫无疑问地成为“走出去”的急先锋。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数据显示,1998年温州人在巴西圣保罗建了首个境外中国商城,目前在喀麦隆、俄罗斯、荷兰、芬兰等众多国家已经有15个境外“中国商品城”,有400多家温州民营企业进场经营。温州商人先后在俄罗斯、美国、越南建立了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CBN,温州企业还准备在非洲建立工业园,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转移过剩产能 抑制上升成本

中国制造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开始遭遇困境。商务部2006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46种,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54种,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一局面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扭转。

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普遍面临成本快速上升、利润进一步压薄的局面。

嗅觉敏锐的温商开始转向周边东南亚、俄罗斯以及非洲等更具投资价值的市场。周德文告诉CBN,温州民营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为解决海外单兵作战费用大、成本高、难以独立解决许多困难等问题,他们把在国内取得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国外,开始建商城、办工业园区。

“龙江工业园区”是商务部19家中标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地处越南西南部,距离胡志明市40公里,占地600公顷。预算总投资1.05亿美元,是继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美国通领科技工业园之后的第三个温商境外工业园区。该工业园投资方为前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前江投资”)。

据前江投资办公室主任张黎明介绍,越南工业用地极为便宜,“龙江工业园区”1平方米土地50年租金仅为1美元,而这在国内成本至少在10美元以上。越南劳动力成本每月每人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该工业园区附近只有500~600元,这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此外,工业园区还享受当地政府15年的税收优惠期。企业所得税方面,前4年免税,接下来9年缴纳5%,最后两年执行10%的税率。15年之后,按照正常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原材料进出口均为免税。

规避贸易摩擦

除了可以避免国内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之外,国内企业入驻海外工业园另一关键作用是,通过实现原产地多元化,规避反倾销,维持在欧美市场的份额。

近年来,中国制造品遭遇欧美市场反倾销调查有增无减,金融危机之后,贸易摩擦更是愈演愈烈。张黎明说,外围市场反倾销中,70%针对中国产品,如果加上惩罚性关税,企业基本上无利可图。

而海外工业园的建立与运营,为温商合理走出困境、避免贸易摩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2006年,温州制鞋企业康奈集团和东宁吉信集团共同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并运营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

该集团总经理钟普明曾算过一笔账,以正规通关计算,一双半成品皮鞋出口关税仅5%,成品鞋关税高达15%,如果以“灰色清关”的方式进入俄罗斯,从温州到圣彼得堡要3个月以上,而且还可能会被税警强制拉货。可如果企业将半成品鞋在海外工业园区内完成组装,就可以打上“MADE IN RUSSIA”,安全地在俄罗斯和欧盟各主要市场销售,不必担心“反倾销”。这样一双鞋销往俄罗斯的关税成本最少可降低70%。

“企业不需要转移全部工艺流程到国外,这样生产周期长、投入大、外国工人技术水平也未见得达标。”张黎明指出,只需将一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产能转移,达到当地政府颁发原产地证明的条件即可,既利用了当地低廉的劳动力,又规避了贸易摩擦。

融资独辟蹊径

与苏州、广东等地由政府牵头建设海外工业园不同,温州集约式走出去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周德文认为,这与温州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充沛有关。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测算,温州民间资本市场规模在7000亿元人民币。

不过,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最大的难题依旧是融资。

记者了解到,“龙江工业园区”前期投入为1.05亿美元,接下来将继续开发一些新项目,预计新增投入在1亿美元左右。按照可行性报告,融资分为三部分,一是股东自筹资金,二是工业园区收取的土地款进行再投入,三是银行信贷。

“在海外建立工业园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特殊性,难度也比较大。”张黎明指出,中资银行对中国企业的境外资产很难做评估和界定,手续多有不便,运作成本高,因此最终走的还是用国内资产抵押获得贷款的途径。

而与建园企业相比,入园企业的融资困难就更大。张黎明说,入园企业投资额一般会高于建园企业投资额,以目前入驻“龙江工业园区”并即将投产的海亮股份为例,其投资额在1.2亿美元。

“国有企业还好,民营企业目前资金链普遍比较紧张,一方面要投资建厂,另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流动资金,压力很大。”他说,通常入园企业希望将投入在园区的资产抵押出去,从金融机构置换出贷款,提高资金利用率。然而由于中资银行对境外资产难以评估,入园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瓶颈,“这甚至是无法突破的。”

企业也在寻找突破融资难题的路径。由于中国银行在越南胡志明市设有分行,如果一家企业来园区发展,可将工业园转让的土地作为质押,与中行协商,由其提供保函。由于中行与国内几家政策性银行均有国际结算关系,政策性银行可根据中行保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

“我们与中行胡志明市分行、国内的政策性银行都沟通过,各方都认为这个方案是可行的,模式是可探索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张黎明说。

[责任编辑:benlai]


相关文章
  • ·温商集团军征战海外 转移过剩产能抑制成本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