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苏州富三代拒承家业 家族企业显传承困局
发布时间:2009/11/11 18:43:35
 
文章内容

家族企业初显传承困局 江苏组织部牵头培养后备人才解决民企接班问题

江浙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仅苏州就有超过14万家,创始者却大多年逾花甲,接班人问题迫在眉睫。随着江苏在全国率先推出民企“千名少帅”培养计划,以苏商、浙商为代表的中国民营企业继承人问题再度浮出水面。然而,与愿意向吴仁宝拜师学艺的“富二代”相比,不少个性更强的“富三代”却无意接手祖辈家业,甚至不惜上演“断指明志”的“悲壮”一幕。

日前,苏州吴江一名23岁的“富三代”为了表示对爷爷要求自己放弃喜爱的动漫事业回来继承家族产业的不满,举刀砍下自己四根手指,揭开了庞大的江浙家族企业内部传承的困局。

“断指”让家族备受挫败

4日夜,一辆黑色宝马车疾驰进苏州瑞华医院,一名23岁的年轻男子被扶着进了急诊室,临时包扎着纱布的左手显然遭受重创,纱布已被鲜血浸湿。20分钟后,一辆奔驰车开进医院。一位非常着急的老人带着一包现金赶至,要求医生们一定要把他孙子的手接好,并叮嘱医生,用最好的药,请最好的医生做手术,千万不要考虑钞票的问题。

据了解,这个断指的年轻人是个富家子弟,今年刚大学毕业。而残忍地砍下他四根手指的“暴徒”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据知情人士介绍,在毕业之后,他一直执著于自己爱好的动漫事业,根本无心接手家族产业,这让其爷爷十分焦急。

4日晚,爷爷又开始跟他“谈话”,劝其早点放弃外面的工作回来继承家业,不想引起他极大反感,冲下楼拿起菜刀砍下了自己左手的四根手指。直至5日早上10点左右,这名年轻人手指才被医生成功接上,正在外科VIP病房继续治疗。尽管病房中的他仍然用右手玩着电脑,一脸若无其事的样子,但“继承家业”显然已成为身边亲属闭口不提的敏感词汇。他断指拒承家业的极端行为,让这个家族上下备感挫败,而VIP病房整日大门紧闭,拒绝外界媒体的探访要求。

愿意传承者比例非常低

在“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下,古往今来的商贾富豪对子孙继承光大家业的问题一直颇为头疼。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07年该会做过一个“浙商传承行为调查”,选取了浙江省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民企200家,结果4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具备继承的素质或不愿意继承家业;37%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继承原来的家族产业,要自己开辟事业。“这个调查显示,民企二代主观上愿意传承家业的比例非常低。”杨轶清表示。

江苏组织部助培“少帅”

为了帮助“富二代”等尽快成为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该省省委组织部8月份启动了“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计划用2年时间,培养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该培养基地在江阴市委党校挂牌成立,今年82岁高龄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收徒授课”,两名“富二代”子弟——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晓东、江苏丰山集团总经理殷华正式拜入门下。其中高晓东为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的长子,今年35岁,曾留学美国。同时,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 沈文荣 之子沈彬,30岁,曾留学英国,任沙钢集团财务总监,则拜入银行董事长黄志伟门下。据了解,当天拜师的弟子中“富二代”占了一半。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开展拜师培训的对象是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企业的负责人,并非单纯的“富二代”。根据调查,培养人当中业主子女占39.4%,亲属(含子女)占52.7%,在嫡系继承人不愿接手家族企业之后,不少富豪仍将目光锁定在家族内部。

有专家认为,江苏组织部出面发起的民企接班人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富二代接班”问题的破局之举。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分析,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选择把产业传承给子女,由政府牵头对这些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是一个好的方式,但企业要打造成“百年老店”,最终还是要依靠职业经理人。

◎相关新闻

2009中国民企百名少帅榜出炉 长三角占6成

“富二代”接班人平均年龄34岁

东方早报记者 周瑜

11月8日,在宁波举行的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等主办方公布了“2009中国民营企业少帅榜”,这也是国内首次以排行榜的形式让中国民企二代“排排坐”。

45周岁以下,总公司副总经理以上职务或主要子公司总经理,所在公司资产大于1亿元,年营业收入大于3亿元——早报记者昨天从组委会了解到,满足以上条件的民企二代,方可入围“少帅”。根据统计,本次榜单100位入榜者的平均年龄为34岁,并且许多二代接班人在30岁以后就开始挑起企业发展、经营的大梁,而其中任董事长一职的接班人平均年龄为36.5岁。

从地区分布看,长三角地区占比最高。浙江入榜的二代接班人有43名,江苏9名,上海、广东均占8名,福建上榜7名,香港上榜6名,长三角占总席位的六成。

网友声音

富人后代也有痛苦

“断指事件”的出现,宣告了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家族继承人”却未必愿意遂了祖辈期望,他们在金钱观、价值观以及对于家业的责任感方面更有自己的想法。事发之后,“富三代”不愿继承家产自断四指的故事在网上疯狂传播。在不少动漫迷的眼中,他的自残固然不当,但总显得有些“英雄般的悲壮”,认为“流血和杀戮不是终极目的,守卫和拯救才是精髓之所在”。

在苏州当地论坛里,虽然有网友认为“断指”行为过激,但大多对此报以同情和理解,认为富人后代也有痛苦,甚至对其以此坚持自己的选择表示欣赏。有网友甚至无奈地表示自己就是上的贵族学校,从小吃穿不愁,但强势的家族早就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自己的想法在家人眼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常州一私企老板却表示女儿特别倔强,留学回国之后在深圳自己找工作并已成家,不愿回来经营家业。

专家建议

继承家业有2种方式

方太集团董事长、两年前已从企业一把手退下来创办宁波家业长青接班人专修学校的茅理翔表示,所谓的“富二代”、“富三代”本身成长的环境比较优越,可能得到的教育会比其他人高,在承受力和吃苦上比不过上一辈,但他们受到的社会压力也从一开始就比其他人大,“他们也感到很痛苦,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没有选择自己职业的余地,他们只有去接班,若不去接班,家人会说他们不孝,社会说他们没出息。但是去接班,企业发展好了,是祖辈传下来的功劳,失败了,就是‘败家子’”。

“对于现在也将面临继承家业问题的第三代接班人,上一辈应该用引导和培养的方式。”茅理翔认为,继承家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先的产业上发展,另一种就是根据继承者的能力开拓多元化的产业,“比如吴江那个孩子,如果他真的对动漫有兴趣,又有一定的见解、能力,家里可以给他一个好的平台,让他去尝试发展自己的事业”。

[责任编辑:robinchen]


相关文章
  • ·苏州富三代拒承家业 家族企业显传承困局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