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流向监管不严 小额信贷风险堪忧
发布时间:2009/11/4 22:53:15
 
文章内容

  小额信贷方兴未艾,但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推出小额信贷的银行对资金流向监管不严,甚至有销售人员纵容客户将资金用于风险投资。这将让部分小额贷款成为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管涌渠道,也让银行业务面临着风险。

  贷款可以投资股市?

  “银行信用贷款可以投资股市,销售人员亲口向我讲述的。”投资者高先生日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发现。据了解,高先生是国内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贵宾客户,日前他收到该行发送的短信称可以获得信用贷款。

  当高先生致电该行销售人员时了解到,这实际上一种消费贷款,但销售人员为劝导高先生购买该产品,表示他可以将贷款用于股市投资获取高额回报。

  银行小额贷款真能如此轻松被挪用投资?记者随后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该股份制银行销售人员电话。结果证实高先生所言不虚,该行销售人员在解释产品时同样向记者暗示,资金可以挪用做投资,银行并不会严格管理。

  记者调查显示,这并非个案。一家大型金融集团的信用贷款销售人员向记者直言,贷款用于其他用途基本不会遭遇放款机构监控。两家率先在国内开展信用贷款业务的大型外资银行销售人员介绍,信贷资金主要用于消费性贷款,条文中有规定不能做投资。但当记者直接表示,贷款就是想做投资时,销售人员却不置可否,“先到就近的营业网点来见面谈谈吧。”

  实际上,根据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多家银行的结果显示,对个人信用贷款资金流向不做严格监管是普遍现象。

  风控管理需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的信用贷款要求中并非没有禁止用于投资的规定。相反,按照监管层风控要求,客户向机构申请小额信贷,必须与机构签订相关协议,规定贷款资金不能用于股市、楼市等投机目的。

  然而在目前的信用贷款审核体系下,银行精力主要放在审核客户还贷能力和信贷资质,对于客户取现、转账之后的用途,部分银行并未实施严格监控。

  实际上,在记者调查的银行中,只有一家银行销售人员明确表示,消费者需要在信贷发放后两个月提供消费凭证,否则需要缴纳200元罚款,若半年内没有提交消费凭证,银行将收回贷款。多数银行没有要求提供相关消费凭证,这让禁止性条款看起来形同虚设。

  销售人员的业绩冲动也让风控制度遭遇挑战。一位银行人士介绍,小额贷款利率高,但是单笔资金较小,要想获得较好利益,必须在数量上做大,这刺激了销售人员的放贷冲动。

  销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不严格和后期管理过程中的风控缺失让信用贷款面临较高的风险。目前国内尚没有银行针对信用贷款单项业务披露不良贷款比率,但深圳一家大型担保公司负责人介绍,他在东莞地区一次银行同业研讨会上了解到,小额信贷的银行坏账率比较高。 证券时报记者黄兆隆 孙 闻

(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
  • ·流向监管不严 小额信贷风险堪忧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