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证综指分时图
新华网消息 今日早盘沪市低开深市高开,此后沪指在2800点上方震荡。
至午盘,上证综指报2850.75点,涨0.20%;深证成指报11503.86点,涨0.88%。沪市成交863.5亿元,深市成交430.2亿元。
板块多涨,有色、飞机等涨幅居前,钢铁、医疗略有下跌。
包钢稀土、豫光金铅、中茵股份等10余只非ST股涨停,无股跌停。
政策消息面上,较重要的有:银监会手下留情,银行次级债可分年扣减;9亿股下周流通,创今年周解禁量新低;外汇储备多元化添新丁,中国率先认购不超500亿美元IMF债券;美股小幅反弹,油价盘整,黄金逼近1000美元大关等。
近期蓝筹品种的持续表现对股指推动明显,市场成交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低迷的人气有所恢复,但上档区域存在一定的套牢压力,预计市场需要一定的震荡予以消化。
后市分析:
午后大盘关键点在于上攻时能否放量
今天大盘早盘冲高回落,上午成交量明显放大,特别是第一个交易小时。今天最关键的就是冲高回落时的状态,现在看还是较为正常的,午后大盘的关键点在于上攻时能否放量。
量能放得出可上攻,形成下周可以继续上攻的势头;相反,放不出,很可能午后缩量小幅震荡最终以小阴小阳收盘。预计后市大盘在2800点至3000点这个位置会有几个交易日的震荡。对于后市来说,关键就在于这个区域能否稳住,向上突破不能过猛,向下调整要适当缩量,保持这种健康状态是未来行情稳步向上的基石。
短线,投资者继续关注两类股:本轮跌幅较大、但反弹幅度还不算的板块个股;本轮下跌抗跌,有向上攻击欲望的个股。这两类股操作策略均为短线,以短线获利为核心。中线继续等待。(占豪)
午后关注金融板块能否止跌企稳
市场继昨日热点全面开花后,今日再度呈现新的热点和领涨板块,市场的走势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量能的有效放大说明市场人气在连续的上涨后得到一定的恢复,多头力量重新崛起。
技术上看:早盘两市震荡走高,尾盘收阳,沪指站上2850点,并站上10日均线,日线收小阳线,技术指标上看:大盘日线的技术指标中KDJ指标继续走强,MACD指标开始有在0轴之下金叉的可能,绿柱进一步缩短,大盘的30分钟呈现盘整后的再度走强形态,60分钟线分时图继续保持强势,技术上看午后大盘有进一步走强的欲望,在做多力量的引导下,午后大盘将会向上冲击20周均线的压力和2900点整数关口的压力,午后大盘技术上关注10日均线的得失。
从早盘的走势看,大盘并没有大幅高开,而是平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抛压盘的压力,也给昨日踏空者一个逢低建仓的机会,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主力的目标不仅仅是在昨日收出一根长阳,早盘震荡盘整将会是为午后再度冲击2900点的整数关口蓄势。上涨的通道在主流板块的强势做多下将会被逐次打开。
午后大盘关注金融板块能否止跌企稳,资源类个股的强势能够维持多久,能否再有新的热点出现。操作上继续逢低建仓。
震荡中如何布局国庆行情?
除了权重股再挑领涨大梁之外,资金面的捉襟见肘也是不能忽视的一大主要特征。如何解忧,唯有基金。市场追捧新基金热情犹在,说明投资者对后市仍未失去信心。而新基金发行火热,将为后市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对股市而言,则是最直接的利好。不过增量总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时间。日线指标纷纷钝化却也有着再钝化的可能,中长线指标还没走好,形成对股指有上拉牵引作用,中线指标也需要时间来修正,形势才能略有好转。所以,朋友们不要急于抄底,一旦市场出现冲高回落,就要随机应变。
石化双雄感受上方缺口压力,率先出现下挫,带动大盘回探的速度一下子快了起来。石化双雄上方的缺口比起大盘缺口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两股上方缺口都没补,对大盘的威胁仍在两股身上。两股若能再上一下补齐缺口会对大盘有利,但会影响大部分个股继续走好,像昨天这样该上时两股助推一下,不要在关键时刻向下打,就能使大盘进一步走好。而基本面上,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8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好淡究竟能否支撑一轮新的行情,显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就近期情况来看,下周三有大盘股发行,这已不可能改变,但投资者可密切关注下周三以后的新股发行节奏是否有所放缓,这足以反映出政策意愿。如果发现扩容方面没有什么改善,则投资者仍应逢高减仓。当前,影响A股的两个最关键因素就是银行信贷流量和新股供给速度,其他因素虽然也有较重要的,但均不及这两个因素。拿人们通常重视的业绩来说,依笔者看来,多数个股即使业绩翻倍也不见得有投资价值,这一方面是因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我们的A股市盈率太高,另一原因是公司分红有限且不断增发,再有就是许多公司业绩跳来跳去,不可预期。
由于昨天大阳放量明显,故股指应还有上冲动能,沪综指今日冲击2930点一带。从技术面来看,凡长阳线者很少见到次日即杀下的案例,股指就算走得差一点也会先拉根高位十字星,好一点就是放量和缩短的阳线,总之会呈现某种滞涨迹象,很少会连拉长阳。因此,运气好且短线获利的投资者暂不必急着获利了结,不如等到下周再视政策面情况决定是否减持。(金戈)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