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A股一天狂泻6.74% 8月暴跌逾两成
发布时间:2009/9/1 19:03:47
 
文章内容

  盘面直击

  连破两大关口 接近300只跌停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A股,那就是“跌”;如果用两个字,那就是“暴跌”;如果用四个字,那就是“一泻千里”!

  昨日,继8月17日大跌5.79%之后,A股在两周后再现了黑色周一,惨烈之状更甚!其中,沪指失守半年线支撑,并连破2800点、2700点整数关口,收报2667点,跌6.74%,深成指更惨,收报10585点,跌7.55%。创下自2008年6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如果说之前还有医药等板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话,昨日可谓全军尽墨,不包括ST类股,两市接近300只跌停,仅50家个股上涨。更惊心动魄的,中国石化、华侨城、鞍钢股份等一线权重股,都被死死打在跌停板上,显示机构在不计成本地疯狂出货。

  数据统计

  多次巨幅下跌 8月跌逾两成

  8月31日,沪深股市双双创下自2008年6月10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上证综指2700点轻易跌穿。短短24个交易日内,A股先后五次出现4%以上的暴跌,为“5·30”以来所仅见。

  这已是最近一个多月来A股第五次出现4%以上的巨幅下跌。此前的几次分别出现在7月29日、8月12日、8月17日和8月19日。而在此期间,上证综指仅在8月20日出现过一次超过4%的强劲反弹。

  按照8月4日出现的本轮反弹新高计算,上证综指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下跌超过23%。

  A股到底发生了什么?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跌跌不休的A股,如何才能稳住?

  基本面 没出大问题

  昨日恰好是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收官之日。从披露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今年第一、第二季度的业绩都呈现环比稳增的走势,上市公司上半年共实现净利润4810.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小幅下降14.79%,但从第二季度的环比业绩来看,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出现了36.10%的增长。

  不仅如此,在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近半数公司预计三季度业绩出现改善或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整体形势较为乐观。这表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在第三季度有望进一步改善。

  中海基金最新的一项测算统计,如果按照2009年18%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假设,意味着着3000点,A股2009年动态市盈率为21倍,2800点对应的2009年PE为19倍,而按照昨日2667点的收盘价位来看,仅为18.6倍,处于历史的较低水平。

  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昨日在受访时也表示,从A股和H股的溢价水平来看,目前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国铁建等多只权重股也出现了“倒挂”的现象,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近期A股的暴跌,更多是流动性和人气的变化,而非经济走势和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

  申银万国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李蓉向本报记者表示,从盈利趋势看,A股企业整体盈利环比向好的趋势不变,未来企业盈利增长还将进一步支撑市场估值水平。她表示,目前市场在等待房地产销量、新开工数和信贷等经济数据的进一步确认。

  不过广发证券经纪业务总部首席分析师游文峰看法有点不同,他表示“近期根本的原因的还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不乐观,数据没能支持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第三、四季度盈利的预期。”

  资金面 信贷狂飙的推力减弱了

  如果说,上半年信贷集中投放带来的宽容环境,刺激了A股超预期“井喷”的话,7月以后这种推动力显然不足了。

  2009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体系呈现一种信贷新增规模狂飙的局面,而7月份信贷规模的一个“急刹车”,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559亿元的增量,环比大幅下滑77%。而8月份和未来,信贷的数据恐怕更加不如人意。本报记者获悉,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等大行在8月份的信贷投放压力依然巨大,但由于企业贷款意愿不足,其8月份整体信贷增量将低于7月份。而在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约束下,浦发银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8月份已经停止放贷。据业内人士预测,8月份新增信约为3000亿元左右。

  信贷本身在萎缩,而审计署和银监会等部门对信贷资金是否违规入市的调查,更是抽紧了A股的流动性。市场人士担心的一点,还在于在年初大量投放的票据融资,9月份将有超过1.2万亿元到期,虽然为银行体系带来大量的新增流动性,但短期会导致A股资金被大幅抽离。

  相对于信贷,较为明显的是投资者热情的回落。数据显示,新增股票开户数也由7月底的7万户回落至5万户;同时新基金发行热情减缓,基金开户数由7月底的12万户下滑至8万户。与此同时,大小非的“出货”依然在延续。据统计,今年1至6月沪深两市大小非减持合计约47.42亿股,减持套现金额约480亿元。

  政策面 急推IPO、再融资成为导火索

  相比较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因素,政策面上对于IPO的“急推”,是引发市场情绪急转直下的关键因素,而这种情绪在周一被集中引爆。

  中国中冶在周一正式登招股意向书,计划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募集资金约168亿元,而公司在8月26日才刚过会。同时,证监会网站公开数据显示,发审委8月份审核项目为29家,月审核项目数量为近三年来高位。上周4只中小盘股集体打包上市后,走势低迷,已经显示出新股密集发行对市场的巨大压力。

  虽然市场出现了四连阴,但是管理层扩容的步伐并没有减缓。除了主板,创业板和国际板也在不断升温。周一有消息传出,保荐机构预计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挂牌时间将在10月中旬,有乐观者认为理论上9月底亦有可能,较之前市场预期的10月底将大幅提前。与此同时,在上交所开设国际板的信息从不同的层面不断传出,汇丰银行更是多次积极表态希望登陆A股。

  广州证券首席分析师袁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层不断加快新股发行的步伐,加大了市场压力,目前,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还是出于市场心态的反应,来自基本面的不利因素被放大了。”

  游文峰也认为,消息面上,中国中冶IPO、万科增发这些利空的消息是昨日大盘暴跌的导火索。李大霄表示,目前A股的大跌显然说明当前融资和引资已经失衡了,“目前A股的流动性已经支撑不了IPO和再融资的进度,加上前期获利盘的获利回吐,加剧了市场的下挫”。

  展望 信心恢复还看政策

  著名市场人士、圆融投资执行董事冉兰称,短期来看,市场已经走过头了,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现在进入了调整的末期,未来可能出现多次反抽过程。现在只要管理层态度稍微温和一点,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放缓新股发行速度。

  游文峰认为,权重股低迷的表现显示机构投资者看法趋向一致。“在3000点时,几乎所有机构投资者都看涨,此后的调整初期仍有不少机构投资者仍保持乐观心态,但当沪指跌穿2800点时,机构投资者都开始减仓止损,从近期权重股表现来看,机构投资者有可能是在抛售,或有可能进行情绪化操作。”

  另一个因素是机构在快速调仓。博时平衡基金经理杨锐昨日告诉记者,指数的急速下跌,标志着以流动性和经济复苏预期主导的上涨已经结束。“未来在群体性抱团取暖的策略下,防御性的配置将可能有不错的表现。”。他透露,已经防御性地配置到了高端白酒和医药行业上。

  对于后市,市场人士多认为市场短期杀跌空间已经有限,而扭转局势的关键还要看政策。

  游文峰表示,如果9月份公布数据符合投资者预期,市场信心可能会得到恢复。“现在市场恐惧情绪过于严重,投资者盲目抛售手中股票是不理性的。”

  著名市场人士、圆融投资执行董事冉兰称,短期来看,市场已经走过头了,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现在进入了调整的末期,未来可能出现多次反抽过程。现在只要管理层态度稍微温和一点,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放缓新股发行速度,市场就会很快恢复信心的。一旦公布8月份数据显示出宏观经济强劲的复苏态势,投资者的资金便会再度回到市场。”操作上,他建议重仓投资者可借助后市的反抽行情适当减仓,轻仓投资者可以持观望态度。

  袁季则认为,未来支撑大盘止跌回升的动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估值获得支撑,二是流动性得到改善。但他认为,“减缓新股发行步奏,加快基金发行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大盘止跌回升有所帮助,但在没有出现有效反弹之前千万不要抄底,仓位最好控制在中低位置。”

  财富时评

  “造血”慢“失血”快 股市政策亟待“微调”

  A股怎么了?对于问题的症结,其实大家都看得明白。古谚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A股在2009年多次超预期的“表演”,背后的推力正是来自于“水”。开春,经济复苏前景仍是混沌未解,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宽松政策带来如大坝放水式的流动性涌入股市、楼市,催生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扬。

  如今,倒了个个儿。经济复苏已上轨道,上市公司盈利环比逐步增加,但是股价却是跌跌不休。刚刚收官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二季净利环比增36.1%,沪深300成分股动态估值也下滑到了20倍,但市场跌势不止。为何?相对于基本面的缓步向好而言,“水”的流向变了,而且变化得更快。

  虽然A股在不断走向成熟,但一个19年的年轻市场,“政策市”和“资金市”的痕迹依然深重。导致近期股市跌跌不休的直接动因,一是市场对货币政策“微调”效果的担心,二是层出不穷的IPO和再融资带来的“失血效应”。

  法有明文,信贷资金不得入市炒股,但显然两者之间还是有“暗渠”相通。短期票据集中到期、8月新增信贷萎缩至3000亿元、监管部门严查信贷资金流向……这些难免对A股产生间接冲击。而直接冲击则来自IPO和再融资的“疯狂”,中冶、万科、招行、浦发……动辄就是百亿级的“圈钱”游戏上演,难免让A股“失血”过度。货币政策“松”“紧”如何,主要目标还是盯准CPI,极少为股市之涨跌而变化。而对于股市政策,笔者认为“适度微调”的时机已经到了。

  8月14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当前的市场运行反映了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股市的走势与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基本吻合,当日上证指数收报3046.97点。2周之后,在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的情况下,A股已经不见了400点,也许短期会更多。显然,这并不正常。

  2800点之上,作为新股发行改革首单,桂林三金重启了IPO。市场有承接,投资者也欢迎。不过,新股发行改革虽然提高了散户中签率,但是高市盈率发行、上市爆炒的遗弊依然未变。“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根据旧的管理逻辑,管理层加大了新股供应,新股批量上市,同时中冶这样的大型IPO也出现了。当然,效果是明显的,新股的炒作热潮降温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二级市场的失血效应开始凸显。于是,管理层又加大了“水”的供应,大批量的放行股票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但问题是,从申购到建仓,新基金“托市”的时间周期“滞后”,调控带来的更多是心理预期而非实际效果。实践也证明,这一方法已经失效。

  市场有其运行规律,过度的炒作不利于其发展,管理层适时的调控是必然的。但是当前,必须清醒地看到,股市人气大挫,趋势一旦形成,改变起来很难。当前,经济复苏依然处在复杂期,股市持续稳步向好,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消费动力,而放任当前的下跌,不仅仅未来融资功能可能再度受限,而且对于内需也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笔者认为,对于IPO发行的节奏,管理层应有更妥善的安排,对于创业板、国际板等板块的设立时间和融资规模安排,也应让投资者有更为明朗的预期。光靠批量发行基金为股市“输血”,这条路恐怕暂时走不通了。贾肖明

  证监会:股指期货仍在积极准备中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31日表示,股指期货仍然在积极准备当中,但尚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安排,即将实施的期货市场统一开户制度将有利于股指期货的推出。

  证监会31日发布《期货市场客户管理规定》,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期货市场将进行统一开户。市场猜测,此举可能与股指期货有关。

  上述负责人表示,期货市场进行统一开户与股指期货既没有关系也有关系。没有关系是因为统一开户是规范期货市场发展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有关系是因为统一开户之后有助于将来实时监测,对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好事。

  外管局:没有出现资本大量外流

  本报讯(驻京记者/吕天玲实习生/罗瑜邓芷欣)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称,今年以来外汇收支总体稳定,仍保持一定规模的净流入,没有出现资本大量外流;未来一段时期,国际收支和外汇收支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外汇管理仍要坚持既要防止资金大量流出,也要防止资金集中流入的政策导向。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公布的新闻稿称,中国将在确保安全、流动的前提下,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长期盈利能力。中国上半年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856亿美元,达到21316亿美元。

  未来国际收支和外汇收支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外管局称,将会加强国际收支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健全多层次国际收支风险双向监测预警框架。既要防止资金大量流出,也要防止资金集中流入。

  外管局称,要继续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为重点,稳步推进资本项目管理改革;并加强跨境资金均衡管理,继续完善国际收支应急机制。

  中国上半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呈现“双顺差”,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331亿美元,同比下降54%,延续流入放缓趋势。

  专题撰稿(除署名外)本报记者贾肖明 实习生周少杰


相关文章
  • ·冠昊生物解禁后跌逾两成 首发原始股东出货
  • ·A股一天狂泻6.74% 8月暴跌逾两成
  • ·[图文]一天狂泻6.74% 8月暴跌逾两成
  • ·(快讯)纽交所错发摘牌公告 AIG周三大跌逾两成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