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巨额利息包袱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中投公司”)已轻装上阵,将以向国家上缴红利的形式,取而代之每年约666.5亿人民币的利息支付。
此举昭示中投宛若一家金融央企。本报自国资委获悉,2009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益收缴工作在7月份就已经开始,而国资委监管之外的金融央企上缴红利尚在未定之数。
“对于金融央企是否上缴红利,我们并未考虑;而中投作为一家准政府机构,其缴纳红利的具体办法由其董事会决议通过,届时再上报国务院。”8月19日,一位财政部官员表示。
中投红利
8月18日,一位中投公司人士告诉本报,中投公司已经与财政部达成共识,2000亿美元资本金是作为资产,而非负债,因此无需支付利息;但是类似一家央企,需要向国家上缴红利。
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的中投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亿美元,其资本来源是由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1.55万亿元人民币,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储备所筹集。
按照当初的约定,中投公司需要为此支付每年近5%的利息,且每半年定期支付一次。中投董事长楼继伟为此曾表示,在此利息压力下,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挣钱任务。
不过,早在去年两会期间,中投公司负责人就曾表示,对于已经到期的第一笔筹资利息,正在与有关方面协商,希望由规定的定期支付,改为按当年投资收益情况支付,或者将投资收益用于再投资。
现在,“中投公司的投资收益将作为利润上交股东(国家),力争覆盖特别国债的利息支付需求。”一位中投人士表示。
中投的首份年报显示,2008年净利润为231.3亿美元(折合1580.19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239.55亿美元(折合1636.55亿元人民币),资本回报率为6.8%。
如果按照5%的资金成本计算,中投需支付683.18亿元人民币;或者依据覆盖特别国债的利息要求测算,中投需上缴约666.5元亿元人民币红利,二者相差无几。
但毕竟中投公司不同于普通的金融央企。一位财政部人士表示,央企上缴红利很复杂,目前对于中投如何上缴红利尚未有任何说法,且决策权不在财政部。“何况并未考虑要将金融类央企纳入上缴红利范畴。”他说。
“目前已经确定的标准不太可能会轻易修改,惟有等试点结束后。”文宗瑜说,“而囿于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估计今年央企上缴红利不会超过400亿。”
既然现在的金融央企免缴红利,那么,诸如中信集团、人保集团、国寿集团等国有金融企业自然也不在缴纳之列,更甚者,金融央企的盈利多半转化为资本金,使国有资产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