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崔吕萍)天量信贷规模并没能为银行制造高额回报。华夏银行(600015)8月8日发布的银行业首份半年报显示,由于上半年存贷款息差缩水,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以及净利润大幅下降。相关人士认为,息差缩水也将成为14家上市银行无法回避的问题。
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规模达到8005.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88.93亿元,增长9.42%;各项存款余额5635.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82.34亿元,增长16.12%;各项贷款余额4259.1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04.34亿元,增长19.81%;实现营业收入7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82亿元,下降11.26%;实现利润总额21.48亿元,比上年下降19.15%;实现净利润16.6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62亿元,下降13.61%。
完全在市场的意料之内。此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预计,多种因素导致银行贷款收入增速无法与信贷增长规模相提并论,上半年银行业总体业绩会下滑10%。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不可单纯看待银行净利润缩水,应根据环比数据观察银行利润的变化。数据显示,华夏银行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亿元,同比下降14.54%;而半年报环比增长37.32%。对此,海通证券相关分析师表示,华夏银行正在逐步走出息差下降的影响。
与此同时,二季度活跃起来的信贷业务使该公司资本充足率下滑至10.36%,低于上年末的11.40%,核心资本充足率6.84%,低于上年末的7.46%。
在大幅计提贷款减值准备金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66.13亿元,同比下降3.84%;不良贷款率1.55%,同比降低0.51个百分点。而拨备覆盖率由上年末的151.22%上升至153.36%,达到银监会的最新要求。
另外,中报还显示,上半年华夏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等中间收入占比继续增加,手续费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39.39%。但中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根本无法弥补公司净利润的缺口。对此,相关分析师表示,华夏银行中报没能传达出更多的乐观信息。
对于下半年的经营要点,该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存款组织力度,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动态调控同业存款规模;适度安排贷款投放,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
数据显示,截至6月份,华夏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710.09亿元,在同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