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社科院专家:目前经济存通胀与通缩双重压力
发布时间:2009/7/16 16:56:43
 
文章内容

社科院专家:目前经济存通胀与通缩双重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齐建国

中新网7月16日电 中国社科院专家齐建国表示,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有通货紧缩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齐建国16日做客本网访谈室,就最新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并围绕近期股市大涨、房价冲高等经济热点话题回答网友提问。

主持人问,在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发言人也是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有很多媒体比较关心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究竟是有可能走向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发言人也是对这样一种趋势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不知道齐教授您怎么来看待这样一个问题?

齐建国表示,因为物价问题实际上对于一个经济体是非常实质性的问题,也是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之一。那么作为每一个消费者,都不希望有通货膨胀,但是物价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物价越来越低,作为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消费的时候感觉心情比较好。但是作为生产者来讲,如果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断的降价,也就意味着宏观经济面在变坏。因此经济增长能够在一个正常范围内,那么物价它应该有一个持续的这样一个小幅的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比例关系的。

齐建国说,从世界各个国家的经验来看,假设经济增长10%,那么通货膨胀在5%到6%是很正常的,我们经济在过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直到2007年的年初,我们都是高增长低通胀,这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尤其从农产品食品涨价,是一个市场调节供求关系正常的反应。那么从目前来看,我们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有通货紧缩的压力,现在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所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家预期全世界各个国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为了治理金融危机,都大量的发行货币,以图拉动需求。

齐建国认为,货币发行量过大,势必对物价的上涨形成一个压力,货币经济学派就讲了,物价实际上是货币现象,货币发多了必然引起物价上升这是一个因素。同时由于我们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相对来讲,生产过剩,供求对比,是一种买方市场,促使物价下降,两种势力都有。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比如我们经济迅速好转,那么通货膨胀压力势必要释放,这个压力是存在的。但是就中国目前状况来看,我们生产能够供给情况应该说是充足的,除了少量的能源石油这类产品,因为自然资源储量有限,上升是可能的。

[责任编辑:azurezeng]


相关文章
  • ·社科院专家:解决大城市病需摈弃“社区办公隔离”的...
  • ·社科院专家:有些企业负担多达200多项收费项目
  • ·2400点上双重压力又来袭 3板块存机会
  • ·社科院专家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在8.9%左右
  • ·社科院专家预测:2012年物价总水平将温和上涨
  • ·社科院专家:三驾马车增速明年都将有所放缓
  • ·社科院专家:限购不宜开口子 房价或小幅下行
  • ·社科院专家: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达0.5
  • ·社科院专家:中国居民消费率处于世界偏低水平
  • ·创业板面临“解禁”和盈利双重压力
  • ·社科院专家:物业税4地试点获批说法不很确切
  • ·社科院专家:稳定农产品价格是要务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