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李巧宁
本报讯中国期货业协会日前发布了《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根据《指引》,期货公司的信息技术管理将被划分为四个技术等级。
信息技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期货市场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和期货行业的重要基石,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和谐发展和开拓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大多数期货公司还存在技术人员短缺、技术管理薄弱、信息技术系统无法满足安全保障要求和未来业务发展需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水平,加强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中期协于2008年11月起开始启动《指引》的编写工作,经协会信息技术委员会起草工作小组多次修改讨论和征求意见,并提交协会理事会审议和中国证监会核准,协会制订并发布了该《指引》。
根据该《指引》,期货公司的信息技术管理将被划分为四个技术等级,第一类是期货公司最低的技术要求,二、三、四类要求逐步提高。其中每个等级均对期货公司的技术管理、机房建设、核心系统、安全、日常运行、备份、系统维护和营业部技术要求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相应的要求逐级提高。
业内专家指出,从期货公司的现状分析,多数期货公司能够达到一类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达到二类要求。而对于三类要求,大多数期货公司在短时间内要达到该类要求,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资金,有一定的困难。四类要求相对比较严格,目前期货公司达到要求,具有相当的困难。建议期货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技术分类,事实求是,循序渐进的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中期协有关负责人介绍,《指引》作为行业技术标准将在如下方面发挥指导作用:一是指导期货公司对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保障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期货业务正常开展所需的基本技术要求;二是指导期货公司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技术管理能力和运维保障水平,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技术风险事故;三是对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及管理水平进行分级,以满足不同业务类别所对应的不同技术要求,同时也为期货公司在未来数年内信息技术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据悉,《指引》发布实施后,中期协将依据自律管理的职能,加强对期货公司会员单位落实《指引》的指导和督促,组织开展行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检查,使《指引》在提高期货公司信息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障水平,加强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促进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使《指引》真正成为期货行业信息技术安全的又一基础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