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汤白露刘丹发自北京
7月7日下午,在中粮集团入股蒙牛的媒体沟通会上,蒙牛董事长牛根生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再次握手。尽管这两位大腕试图回答此次“速配”的幕后故事,但是,40分钟的记者会仍留下了诸多疑问。
“关于现金的问题,去年年报显示,蒙牛现金储备约12亿元;过一段时间将发中报,现金储备至少32亿元以上。”牛根生在沟通会上说,“这是与中粮集团合作之前,蒙牛现金储备就已多了很多。”牛根生的一番话,意在澄清外界关于蒙牛因资金链紧张而出售股权的传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主角之一的厚朴基金并没有出现在沟通会现场。由于当事方缺席,这使得外资PE是否是幕后推手的传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中粮集团入股蒙牛刚落锤,关于牛根生等管理层为何让出第一大股东的质疑声四起。
“这是自1999年蒙牛成立以来,牛根生及其团队最大的套现行动。”证谋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分师冀书鹏表示,“而通过增发新股,蒙牛乳业将获得30.58亿港元的现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蒙牛乳业的“三大股东”早几年分4次大规模套现。
据记者了解,2002年,蒙牛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金牛乳业;同时蒙牛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银牛乳业。在蒙牛上市前,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分别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权。
2005年6月,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的同时,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出售了约1.216亿股,套现约6亿港元。当时蒙牛方面表示,套现是为了增加现金流,改善蒙牛管理层及员工生活。
到2008年8月配售之后,金牛乳业持股比例降至7.93%,银牛乳业在蒙牛的持股比例降至8.49%。
据初步统计,自从2005年至2008年,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共套现约27亿港元。再加上此次中粮集团入股,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再次套现约18亿元,金牛乳业、银牛乳业总共套现超过45亿港元。
若交易最后达成,最新一次套现总金额约30.58亿港元,牛根生及其团队套现的动机及资金去向令人关注。
在记者会现场,牛根生没有提到金牛乳业、银牛乳业的套现原因。但是,对于老牛基金的套现资金,牛根生表示,“我还不知道是9亿多港元,还没来得及算,最后拿回来多少资金,归到老牛基金做公益慈善事业。”
对于套现问题一笔带过之后,现场记者突然意识到,作为主角之一的厚朴基金竟然缺席。在短暂的40分钟内,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宁高宁与牛根生之间游离飘忽,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
关于为何在此时选择中粮集团入股?牛根生说,“在股价10港元到12港元时,有几家投资者问我们缺不缺钱,我们不缺钱没有卖。后来到30港元时也没有卖,因为我们不愿意做对企业不利的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当2008年8月蒙牛达到最高价26.3港元/股,随后在9月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此后,蒙牛一度降为最低每股6港元。
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业内传言,1958年出生的牛根生曾打算在50岁退出蒙牛管理层,专心负责老牛慈善基金会的运作。
老牛慈善基金会旗下拥有老牛投资基金。这家基金已经联合美国私募基金KKR和中国香港私募基金鼎晖投资了蒙牛现代牧业。此次套现的近9.55亿港元是否将继续用于其在现代牧业的投资,蒙牛方面没有表态。
事实上,牛根生正在悄然加大运作蒙牛现代牧业公司。2008年9月1日,蒙牛现代牧业公司增资重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其中,KKR和牛根生旗下的老牛基金联合向蒙牛现代牧业集团投资2.5亿美元,其中KKR占1亿美元。在增资并完成重组后,蒙牛现代牧业计划未来在海外上市。
据介绍,蒙牛现代牧业公司于2005年在马鞍山市成立,是一家大型现代化奶牛养殖企业,目前公司在全国各地已建成现代牧场4个,正在建设的牧场有3个,奶牛存栏数达2.6万头。
根据公司规划,1年~2年,在全国各地兴建25个~30个现代牧场,使现代牧业公司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奶牛养殖技术最先进的奶牛养殖企业。
在现代牧业的扩张中,不时出现蒙牛乳业的影子。2007年2月27日,河北张家口市政府与蒙牛乳业及蒙牛现代牧业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约11.46亿元。
2007年,四川眉山市与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集团签订协议,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集团将投资6亿元,在眉山建设18万吨液态奶加工基地项目和万头奶牛示范牧场项目。
2008年9月,蒙牛现代牧业在宝鸡投资,项目计划在2010年底前建成,总投资4.8亿元。
据称,老牛慈善基金旗下的“老牛投资”投资了现代牧业。”老牛投资具体管理老牛慈善基金的对外投资,目前基金会一期规模为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