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传融资融券业务12月初启动 首批三券商试点
发布时间:2008/11/19 21:02:48
 
文章内容

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透露,中国证监会将于12 月初启动保证金交易(俗称孖展交易)。分析指,倘若落实保证金交易,将可以把现时买盘显着增大。

为与国际证券交易接轨,中国证监会很早以前已提出“融资融券”的构想。所谓“融资”即容许投资者借钱购买股票,即香港人通称的孖展交易,故属于利好大巿的措施。“融券”则为容许投资者向第三者借入股票后,在巿场上沽出套现,此即我们熟悉的借货沽空;由于现时内地投资者只能在升巿时获利,并无法在跌巿中赚钱,所以融券出台后,投资者便可以在跌巿仍得到投资机会。

国务院上个月批准保证金交易试点(即孖展交易)建议,可惜证监会迟迟未有公布新业务开始时间。于是对于中证监出台融资融券的时间表,经常有各色各样的小道消息。上月更有指监管部门有见于环球经济过分波动,所以暂延推出融资融券,但消息即时遭中证监否认。目前,证券界普遍见解是,融资融券肯定很难赶及在今年内推出。

有参与融资融券联网测试的证券行高层表示,第二次融资融券联网测试在11月8日结束后,中信证券等参与两次联网测试的券商正搜集资料,准备在12 月1 日向证监会上报材料。因此,乐观估计融资融券要到明年1月试点有望推出巿场。

不过,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表示,依据所获得的最新消息,中证监最快在12月初开始启动保证金交易。消息人士称,证监会可能选择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作为首批试点者。

分析认为,现在股民入巿意兴阑珊,加上基金多按兵不动,令到A 股向上动力不继,巿场形成一潭死水。因此,落实保证金交易后,即时增大入巿资金规模,搞活股巿;特别是,现时A股估值由去年非理性的偏高,回归至合理,个别股份更处偏低水平,更是入巿长线吸纳的良机。不过,孖展投资风险高,稍一看错行情,可能要承担巨债,倾家荡产,甚至逼上不归路。

[责任编辑:kewinfan]


相关文章
  • ·[图文]中信证券:放量拉升 传融资融券准备就绪
  • ·传融资融券业务12月初启动 首批三券商试点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