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央行:通胀压力缓解打开资源价格改革窗口
发布时间:2008/11/18 17:38:36
 
文章内容

通货膨胀压力缓解为结构调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窗口,可择机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长期内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基础,央行昨日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称。

报告称,从国际国内周期走势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明显缓解。随着金融部门继续去杠杆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下跌态势,国际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铜、煤炭以及农产品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也都大幅下挫。随着国际商品价格回落,进口价格涨幅高位减缓,有助于减轻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企业景气指数等均呈现下行,通货膨胀预期也出现回落。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未来价格预期指数比2008年第二季度回落了9.9个百分点,为33.9%,是近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该调查还显示,预测价格上升的居民人数占比仍然较高,达到42.8%,但比上季和上年同期都有明显回落。

“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及时理顺能源、运输、电、气、水等价格,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报告称。

央行指出,国内劳动力供给可能已接近“刘易斯拐点”(指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工资便出现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亦日益突出,劳动力成本、资源能源价格上升是长期趋势。国际上,为应对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报告强调。

早在两三个月前,监管部门内部就开始讨论价格机制改革的时机,部分意见认为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回落,基本维持在9%左右,CPI增幅回落以后,正好为价格机制调整腾出了空间,但在当时,分歧还一度集中于究竟下一步政策目标是保增长为主,还是结构调整为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是今年5月以来,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六个月回落。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快讯]央行: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
  • ·央行:通胀压力缓解打开资源价格改革窗口
  • ·[组图]央行:通胀威胁基本消除 未来应防通货紧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