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广汇能源9月大单净流入3.2亿元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广汇能源9月以来至今涨幅9.77%,实现大单净流入达32022.38万元,居9月以来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入排行第六名。
公司已形成以LNG、煤炭、石油为核心产品,能源物流为支撑的天然气液化、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三大能源业务,成为中国最大的陆基LNG能源供应商和跨国经营的能源公司。公司为国内陆上生产和销售LNG的龙头企业,在陆地非管输LNG的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2012年9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广汇石油将参与国土资源部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公司董事会授权广汇石油决定投资金额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额度以内的页岩气投资开发活动。如公司取得本次页岩气招标区块的探矿权,三年探矿权有效期后,公司对能否顺利取得区块的采矿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此,齐鲁证券表示,公司积极参与页岩气招标,获取上游资源,综合考虑公司各项业务进度,预测公司2012-2014年净利润分别为:13.82亿元、30.39亿元、59.3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39元、0.87元、1.69元。预计未来4年公司的利润复合增速为65%。继续看好广汇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格区间17.15-17.35元。目前公司处于业绩爆发前的黎明期。
8、紫金矿业9月大单净流入3.17亿元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紫金矿业9月以来至今涨幅11.41%,实现大单净流入达31689.96万元,居9月以来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入排行第七名。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矿产金生产企业,按黄金产量排名,在世界主要黄金矿业公司中位居第10位。紫金山金铜矿被中国黄金协会评为中国第一大金矿。
2012年1-6月,公司生产黄金42928.43千克,同比上升27.27%,其中:生产矿产金143585千克,同比增长0.44%,共生产冶炼金28569.93千克,同比增长47%;产铜84741.75吨,同比增长88.50%;产锌104079.04吨,同比下降4.65%;产银91361.41千克,同比增长47.39%;生产铁精矿97.19万吨,同比增长32.57%。
瑞银证券表示,紫金矿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金价的波动,以及通胀和高金价环境下成本可能的上涨。金价的下行和成本的上涨对应了公司业绩的下行风险,金价上涨和成本下行对应了业绩的上行风险。维持“买入”评级,预计该股2012年至2014年每股收益为 0.26元、0.2元和0.15元。
9、中国平安9月大单净流入2.97亿元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中国平安9月以来大单净流入达29680.03万元,居9月以来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入排行第九名。
在资金的推动下,中国平安9月以来至今累计上涨1.88%,跑赢同期大盘2.9个百分点。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12年中报披露,公司上半年寿险业务实现总规模保费1148.37亿元,其中个人寿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1023.67亿元,同比增长7.9%;寿险业务总投资收益为123.93亿元,同比减少11.2%,总投资收益率为3.7%(上年同期为4.3%)。产险业务总投资收益13.11亿元,同比下降17.2%;总投资收益率为3.9(上年同期为4.2%)。集团股东权益总额为1467.62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2.1%;资产负债比率为94.5%(2011年年末为94.3%);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176.7%,较去末增加10个百分点。
对此,中银国际指出,1-8月份寿险保费收入增速继续回升,预计平安的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还会有所提高,但该公司在去年四季度的保费收入基数较高,因而未来寿险保费恢复的幅度可能较小。维持对该公司寿险保费收入增速全年10.7%的预测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10、辰州矿业9月大单净流入2.75亿元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辰州矿业9月以来大单净流入达27504.75万元,居9月以来沪深两市资金净流入排行第十名。
在资金的推动下,辰州矿业9月以来至今累计上涨21.5%,跑赢同期大盘22.52个百分点。
公司长期专注于金锑钨及其共(伴)生矿的采选、冶炼及深加工,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辰州牌商标属湖南省著名商标,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锑及锑制品和钨制品出口供货资格的企业。公司的锑产量在全球和全国都占据第二位。
2012年1-6月,公司共生产黄金3488千克,同比增长6.99%,其中自产金1147千克,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共生产锑品12765吨,同比增长1.22%,其中精锑3614吨,氧化锑7072吨,含量锑2079吨;共生产钨品1058吨,同比增长24.89%,其中仲钨酸铵958吨,钨精矿100标吨。
中信建投认为,公司贵金属与优势小金属联手有望取得较高收益, 预计公司2012至201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7元、0.85元、1.0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4/22/18倍,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