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调查显示超八成人每月收入至少存10%
发布时间:2012/2/14 3:19:26
 
文章内容

解读

教育医疗支出等 增长过快

调查组专家认为,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总体上正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但由于内部消费结构不平衡对整体消费的扩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购房支出在居民支出中不断增大,它虽然可以带动一部分消费需求,如对家具、装潢、居住服务等的消费,但购房支出是直接计入投资需求的,同时住房支出的增加必然会分流普通商品消费的支出,因此居民购房支出变化对消费需求的扩大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教育、医疗支出等过快增长,大量挤占了居民家庭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影响了整体消费增加。

调查

六成多受访者

愿“尽量节俭”

至于为什么要把那么多钱存起来,刘淳说这显然与他收入较低有关,“如果每个月的工资比现在多3000元,我会觉得比较舒服”,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崇尚“尽量节俭”的消费观。

与刘淳相同的受访者在本次调查中有65.1%之多,而持有“尽量消费,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有助于经济发展”观念的受访者的比例则为15%。“不过要是真的多了3000元,我估计还是会存起来。”刘淳说。

与刘淳相比,王丰攒钱有着更现实的原因。2010年,王丰的女儿出生,王丰觉得不能再蜗居于岳父岳母家了。一番周折后,2011年初,王丰花 165万元在北京远郊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不过这一番周折花尽了两边父母家的积蓄,还贷款50万元,外加向亲友举债18万元。从此王丰也不得不崇 尚起“尽量节俭”的消费观。

“很久没进商场了,每月去一次超市买二三百块钱东西,衣服都在网上解决。”王丰说,“虽然我们俩的月收入有一万多,可我一点存款都没有,每月攒 下的钱都还债了。”按照王丰的计划,最早要到2013年才能偿清所有私人债务,这意味着“尽量节俭”在2012年仍是指导王丰消费的关键词。

尽管如此,为买一套房子散尽家底并债务缠身的王丰偶尔也会“豪放”一下。“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得了重病,家里花了90万,没钱了,后来学校募捐,我捐了200元。”

类似的事情或许不多见,但对人生不测事件的担心却普遍存在,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人为什么热衷于储蓄。

政府投入不足 “挤占”居民消费

2010年,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为29.5%,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和3000~5000美元之间的国家相比,分别低近14和25个百分点。

政府民生投入不足,说明在国民收入第二次分配时,居民所得极少,迫使居民用自身收入来支付本应由政府支出的开支,客观上挤占了居民消费,并从心理上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导致储蓄率偏高。

文/记者 李洪鹏

感谢《小康》杂志大力支持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调查显示石化核工业等国企明确拒录乙肝携带者
  • ·两会网上调查显示投资者最关注楼市调控股市新政
  • ·调查显示投资者最关注楼市调控和股市新政
  • ·调查显示归真堂若过会 逾七成基金无意申购
  • ·调查显示超八成人每月收入至少存10%
  • ·调查显示国内富裕人士平均拥有3.3套房产
  • ·调查显示:国内富人人均拥有3.3套房产
  • ·调查显示:五成网民期盼物价“下降”
  • ·调查显示:成本上升成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
  • ·汇丰调查显示新兴市场增长初现迟滞
  • ·调查显示广东近半低收入者无养老保险
  • ·调查显示:三成投资者考虑赎回基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