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分析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189只业绩预喜股“不差钱” 近四成涨幅超10%
发布时间:2011/11/5 15:14:00
 
文章内容

次新股+题材点燃做多激情 成就牛股集中营

自10月24日上证综指创出阶段低位2307点之后,大盘持续上涨,截至11月3日,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达8.23%。在此期间,受益于政策扶持的题材股风起云涌,其中不乏在本轮反弹中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通过梳理本轮反弹以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强势股发现,次新股及题材股的身影最为频繁。

次新股屡创历史新高

根据统计,自10月24日至11月3日,共有15只个股期间创股价历史新高,另有7只个股股价复权之后创历史新高。尽管本轮反弹行情以来,上证综指反弹幅度并未超过10%,但中小板和创业板却表现得异常活跃。自10月24日至11月3日,中小板综指累计涨幅为11.08%,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为14.98%,均显著跑赢上证综指。因此,在15只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中,除中文传媒、华夏幸福和通策医疗三只沪市主板个股外,其余均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三只个股外,其余12只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的个股均为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次新股。而在另外7只复权后创历史新高的个股中,除广电信息与中珠控股2只沪市主板个股外,其余5只也均来自中小板与创业板。总体来看,22只反弹期间创历史新高的个股中,沪市主板个股有5只,中小板个股有7只,创业板个股有10只。而在18只来自创业板与中小板的个股中,除奥飞动漫上市时间较早外,其余个股均为2010年5月以后上市的次新股。

政策扶持助力股价腾飞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本轮反弹创出历史新高的个股大部分集中于近期受到政策扶持的行业板块,部分个股更是不折不扣的题材股。据统计,复权后创历史新高的22只个股,有6只隶属于信息服务行业,2只隶属于电子行业,可见政策近期对于文化传媒行业以及软件行业的大力扶持对上述个股股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传媒板块的龙头天舟文化自10月12日启动以来累计上涨了89.09%,期间复权后股价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与之类似的还有中文传媒,10月24日至11月3日期间累计上涨了57.32%,昨日22.01元的盘中价位更是创出了其自2002年3月以来的历史新高。乐视网尽管同期股价并未创出历史新高,但35.22%的期间累计涨幅使得乐视网复权后的股价已接近历史高位。此外,医药生物与机械设备板块也分别有4只个股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这与近期相关产业扶持性政策的相继出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次新股+题材”

点燃做多激情

通过上述对本轮反弹以来股价创出历史新高个股的梳理,可以对市场中强势股的特征窥探一二,而这些特征或许也正是资金寻找炒作目标的线索。

线索一:次新股魅力不减。尽管种种迹象均表明,四季度流动性可能出现边际好转,这对整个A股估值中枢的提升大有裨益,但从三季度经济数据以及11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数据来看,国内经济寻底的过程仍在继续。在此背景下,周期性行业板块很难出现系统性的机会。这意味着前期套牢盘将对市场未来的向上突破形成重重阻力,而次新股相对较小的套牢筹码压力也有利于后市股价的表现。一旦次新股在技术上形成突破,对次新股而言,恐怕“只有天空才是极限”,这也是资金青睐次新股的原因之一。

线索二:紧跟产业政策脚步。在空头市场上,产业政策对相关板块的刺激往往成为“一日游”行情;但在多头市场上,产业政策对相关行业个股的提振却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当前的A股市场随着市场人气的转暖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期的趋于乐观已正式步入多头行情,尽管其持续性仍待观察,但短期而言,直接受益于产业政策提振的“题材股”却已“牛”相尽显。预计未来针对新兴产业的实质性政策将陆续公布,只有紧跟产业政策的脚步,才有可能抓住个股的“牛头”。其中,兼具“次新股”与“题材股”特征于一身的个股或仍将受到资金的继续关注。

下一页:反弹创历史新高个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基金日报]5日开放式基金7只收益超10%
  • ·国投瑞银金融地产ETF8个交易日涨幅超10%
  • ·华商双债丰利今年来收益超10%
  • ·华商双债丰利今年收益超10%
  • ·逆势持续调整 15只个股连续下跌超10%
  • ·威远生化复牌连拉涨停 诱发189只定增股掘金热
  • ·个股涨幅榜揭秘:广州浪奇评级上调涨幅超10%
  • ·189只业绩预喜股“不差钱” 近四成涨幅超10%
  • ·51只牛股6天逆势涨超10% 基金重仓股占六成
  • ·股市持续下挫殃及投资型财险产品 赎回超10%
  • ·基金专户产品超半数亏损 最大跌幅超10%
  • ·(路演)中国海诚:力争未来三年营收年增长率超10%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