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银行理财四大常见违规方式:说明书如同天书
发布时间:2010/8/27 11:43:24
 
文章内容

客户风险评估走形式

银监会在2005年9月29日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二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规划、投资顾问、推介投资产品服务,应首先调查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产品。

但是,事实上,不少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对客户风险的评估是走形式的。

有的投资者只知道银行相对比较保险,便拿出自己攒的养老钱去买理财产品,但银行对该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根本不知情,只让客户在协议中抄一遍格式化的风险揭示:“本理财计划是高风险投资产品,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等字样。北京的高女士在亏损之后称,银行根本就没有对自己进行风险评估,否则自己不会买这么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说明书似天书投资者难懂

对银行理财产品有过专门研究的律师张远忠告诉记者,投资者往往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签署多种文件,密密麻麻的小字,投资者要想在签订协议时几分钟内一一认真看,并且看明白,绝非易事,从他调查的情况看,很多投资者根本就不看,只知道个大概就签协议了。

他说,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认真看,但不一定能找出合同的不规范之处。比如很多理财产品都有一条款:“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部分的收益作为银行的投资管理费”,这就是说亏了投资者承担,多赚了归银行享有。这样的产品设计实际上是对投资者权利的排除和剥夺。

而有的理财产品条款,一般投资者根本就看不懂。比如,有理财产品条款出现这样的内容:“第i个观察期间的非负数收益率=max(第i个观察期间的收益率,0%),即期间收益率和0%之间的较大值。”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几个人能懂?

张远忠告诉记者,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先学知再投资,一定要注意四点内容:不要听信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不能只看宣传单上标明的预期高收益。预期高收益,并不意味着真有高收益;要分析产品设计,看收益是如何取得的;要关注风险,看自己是否有承受能力,了解自己的风险底线;关注产品是否可未到期赎回。可赎回的银行是否会收较高手续费,最好用闲钱投资。(周芬棉)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图文]银行理财产品仅73%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 ·[图文]节后银行理财收益下跌 专家称“取长”为上策
  • ·[图文]本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达5.21%(附产品)
  • ·专家:银行理财收益率呈下行趋势
  • ·[图文]【理财周报】银行理财收益排行榜:最高7%
  • ·[图文][理财日报]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0%
  • ·收益率破6产品多 年底选购银行理财产品5大建议
  • ·年末效应重现 银行理财收益率再乘“直升机”
  • ·[图文][理财日报]银行理财看涨股市型预期收益10%
  • ·银行理财节后“变脸”预期收益率集体跌进6%
  • ·银行理财冲高回落后 哪款产品还有6%以上收益
  • ·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受冲击 收益率高位滑落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