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过半新股快速破发凸显定价制度弊端
发布时间:2008-9-16 20:24:53
 
文章内容

证监会修订保荐制度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

最近上市的新股“生不逢时”。昨天,沪指盘中最低见2064.29点,创下近22个月以来新低,最终勉强收红微涨0.69点,涨幅0.03%;深成指小涨58.82点,涨幅0.86%。遥想前两年的大牛市中,“新股”如此多娇,引无数股民竞折腰。随着昨天东方雨虹(002271)在挂牌上市第三日即“破发”,“新股不败”越来越成为一个远去的神话。

在今年新上市的73只股票中,已经有多达37只跌破了发行价,占比超过50%。于此,给予投资者最起码两点启发:一是打新股不再是包赚不亏了,二是新股发行的定价制度继续值得拷问。

昨晚,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修订原有的保荐制度,以强化保荐机构责任,推动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新股定价机制的改革会逐步提上日程。

73只新股37只跌破发行价

昨天,挂牌上市刚3个交易日的东方雨虹股价跌幅5.5%,收报17元,跌破了发行价17.33元。现在回过头看,各大机构对东方雨虹上市的定价显得略为“乐观”了。资料显示,中信建投预计该股上市首日定价区间20—25元;国泰君安判断首日价格应在22.89—25.94元。实际上,该股上市首日开盘20.98元,最高21.8元,收盘19.99元。经测算,在东方雨虹上“打新”的投资者,申购东方雨虹的年收益率不足百分之一,仅为0.187%,还不及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如果再扣除资金成本,实际申购收益率已经为负。

上市后快速“破发”,其实东方雨虹“并不孤独”。按照复权后的最新收盘价计算,在今年新上市的73只股票中,已经有多达37只跌破了发行价,占比超过50%。从近期看,8月底上市的美邦服饰(002269)上市不久也开始“跌跌不休”,最低触及23.70元价格,向19.76元的发行价“俯冲”。而法因数控(002270)更是在上市首日后即遭遇连续两个交易日的跌停冲击,昨日盘中触及8.76元新低,距离其8.70元的发行价仅一步之遥。

保持“破发”速度最快纪录的是大洋电机(002249),在6月份上市次日即跌破发行价25.6元,昨天该股收盘17.43元,远低于发行价。在当月,上市仅仅6个交易日的帝龙新材(002247)加入破发行列,刷新9天前滨江集团(002244)创下的中小板新股破发速度纪录,而上市也仅有20天的金飞达(002239)也同时跌破发行价。

熊市新股定价过高备受考验

有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新股破发的速度加快,目前的大盘或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了。从沪指6124点至2064点,股市在暴跌近66%之后,股指2000点大关近在咫尺,如果这一关口不作抵抗的话,A股或将面临危机。同时,从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来看,管理层治市的决心比较大。虽然内部对于是否救市也存在分歧,但是,在迫于言论及当前股市危险局势的压力下,不排除管理层推出更强有力的利好来稳定市场。因此,随着大盘5倍市盈率都不到的股票出现,以及两市纷纷出现大批“破发”股和“破净”股扎堆冒出,意味着市场已经绝望,而绝望往往就是行情的拐点。

不过,联合证券杨伟聪指出,新股上市后频频出现破发风险主要还是其发行市盈率定价较高所致。“在目前的弱市中,也加剧了次新股破发速度的加快。当然,新股在上市第二天就出现即将破发尴尬,其也是大盘底部的特征之一。”杨伟聪认为,虽然今年以来,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跟随沪深300市盈率同步明显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最近一期发行市盈率平均为23.96倍,而同期沪深300市盈率仅有16.69倍,一级市场仍然在向二级市场输送泡沫,所以才引发了次新股频频面临破发的风险。

9月以来,东方雨虹、水晶光电(002273)和川润股份首发,其发行市盈率分别高达25.44倍、23.63倍和24.28倍,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熊市中,新股仍以远高于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发行,这折射出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还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素,其定价机制必须尽快改革。尤其当二级市场估值在不断下降,注定了新股上市就面临破发的尴尬命运。

本报记者骆海涛实习生颜英

[责任编辑:wilsonsun]


相关文章
  • ·过半新股快速破发凸显定价制度弊端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