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来,西部证券、南京证券、东海证券等14家券商未经审计的半年报出水。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4家券商中11家今年上半年盈利。东海证券、首创证券和恒泰证券3家亏损券商,上半年亏损额分别为1.83亿元、1.81亿元和9945.63万元。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券商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来自自营业务,而另11家券商中,除却西部、南京、山西和自营规模较小的中信金通外,其余7家自营业务也给净利润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事实上,两家上市券商国元证券(000728.SZ)和宏源证券(000562.SZ)的业绩预告也透出自营业务不济致业绩受损的局面。
上半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扩散,油价、粮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造成的通胀压力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中国A股亦出现了超过50%左右的跌幅。
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券商原有投资浮盈的释放部分缓解了自营业务下跌的压力,包括海通、国元和国金等券商大幅缩减了自营规模;不过第二季度市场持续下跌,使不少券商面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巨大缩水。
一方面,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面临打新收益降低、次新股和增发股份破发的压力;另一方面,交易性金融负债也使券商利润受损,例如今年上半年券商大规模回购南航权证注销的举动,使整个创新券商的利润均出现损失,其中上市券商中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国元证券分别因此损失利润4.6亿元、1.83亿元和0.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已是创新券商的东海证券去年录得净利润15.7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却遭遇亏损。
东海证券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约5亿元,占去年全年14.64亿元的34.15%。而在营业收入的其他项目中,尽管公司获2.18亿元收益,不过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一项却造成7.39亿元损失,这是东海证券今年上半年亏损的主要原因。
另外两家亏损券商中,首创证券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造成损失3.14亿元;而恒泰证券的投资收益则造成2.72亿元亏损。
按新会计准则,券商自营业务中已卖出的股票、权证等有价证券即结束交易的收益或损失计入营业收入下的“投资收益”一项,而仍旧持有的股票、权证等有价证券因为市值损失的计入营业收入下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一项。也就是,可以通过上述两项指标来大致衡量券商的自营业务。
记者整理发现,以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两项合计,南京证券、西部证券和山西证券上半年分别录得1.92亿元、1.63亿元和5184万元的营收,中信金通因自营业务规模较小也获得124.81万元的收益。
而剩余10家券商则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其中,以东海证券市值尽管兑现2.18亿元的收益,但其持有有价证券市值损失约7.4亿元,两项合计造成营收损失5.21亿元;而恒泰证券、首创证券、长城证券、华安证券和民生证券上述两项合计造成营收损失分别为3.63亿元、2.82亿元、2.7亿元、1.19亿元和1.03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目前我国券商盈利模式仍旧主要依靠传统业务,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占据其利润的80%以上,这两项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后者尤甚。
国泰君安近期公布的证券行业6月份月报的数据预计,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自营收益11.7亿元,较之去年同比下降33%;国金、海通和宏源自营收益分别为4亿元、1.8亿元和1.3亿元,不过较之全年同比均出现不小的跌幅;而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和长江证券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分别亏损2亿元、0.8亿元和0.6亿元。
[责任编辑:robin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