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旅联合隐瞒2.41亿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涉嫌信披违规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37号规定:上市公司应在年报“重大事项”部分如实披露关联交易及关联债务往来情况,明确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依据。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的,如报告期内发生新增资金占用,应详细披露资金占用的原因和责任人,如报告期内未完成清欠工作,应披露未完成清欠工作的具体原因、董事会提出的责任追究方案、已采取的清欠措施、预计完成清欠的时间等。
东方财富超募专户余额与信披不符 相差1千万元
有投资者指出,东方财富(300059.SZ)上市之时,超额募集资金10.05亿元,但到目前为止并未给出大部分资金具体的使用计划,因此质疑东方财富刻意回避这笔庞大资金的使用情况。
分析人士表示,东方财富这么大笔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确实不明确,从半年期、二年期的存单来看,这笔钱很可能要睡在银行里吃利息。
京安集团为假国有 老白干酒信披不明误导股民
控股股东重大事项待核实 浪潮国际涉嫌信披不实
信披违规的危害
信披问题已成A股毒瘤
“信息披露问题,已经成为了A股市场的一颗毒瘤!”一位半年前被迫跳槽的私募研究员,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
违规成本太低 仅有9家被处罚
数据显示,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收到63份处罚,已经超过去年和前年全年的52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罚方式上,大部分公司均被“责令整改”,仅有9家公司被“公开处罚”。
相反,在美国上市的不少中国概念股在经过一系列质疑和调查后,已经遭遇摘牌的惩罚。近期更是有消息称,多家中概股已经酝酿主动在美国退市,宁愿等上两三年后再回到自己相对熟悉的A股或港股市场。
信披违规频发为哪般?
违规成本太低 “谴责”无足轻重
违规公司被罚没的“真金白银”,与其本身规模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况且,即便是这一点点罚款,还往往要拖上经年累月。
以前文所述的银河科技为例,公司近期公告称,因5年前的数项违规行为,他们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处分,并处以50万元罚款。“5年前的事情,直到现在才给个最终说法。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就算是下了罚单,受罚的人能否找全了都是个问题。”在该股的股吧里,一位股民留言说,“从发现问题,举报问题到最后的追究,历经一千多个工作日,如此漫长的过程,恐怕谁都能算出个账来:违规是否合算?”
展望:如何遏制信披违规之风
证监会: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实行过错推定原则
证监会29日发布公告称,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正式发布了《关于审理证券行政处罚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对证券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证据问题首次做出了系统性规定。
《纪要》明确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责任人员和认定证据规则。对于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依据《证券法》负有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和完整义务的人员,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责任人员采用的是一般过错归责原则。
信息披露违规岂能道歉了事
8月25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彩虹精化给予公开谴责处分。对此,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永弟等高层次日在网上进行公开致歉,但在回答投资者关于赔偿等问题时极力回避。为此,引来广大投资者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该公司的道歉对重要问题均未给予正面回答,均是敷衍搪塞,此道歉并无任何诚意。依笔者看来,信披违规岂能仅仅道歉了事,对于股市违规违法行为,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等相关制度。
·股“惑”系列之一:新股发行两难困境如何解
·股"惑"系列之二:券商研报缘何"放卫星"?
·股"惑"系列之三:国际市场遭空袭 A股左右为难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