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梁剑认为,由于中国多数在美上市互联网公司采用VIE模式,关于这一模式是否合规合法,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所以引发市场猜疑。此外,出于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忧虑,投资者可能担心中国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会较少。
对于中国概念股屡受冲击,纳斯达克OMX集团首席执行官(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注意目前整个股市和宏观经济的问题。目前希腊债务问题还没有结束,希腊是否能够偿还债务,美国的预算谈判何时结束等,这些问题对所有股票都有影响。
安邦咨询研究员李浩认为,一些中国企业与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等联合造假,美国证券市场监管层对此进行的调查影响了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心,引发国际资本对投资中国企业系统风险的担忧。此外,对外围国际市场的担忧也使得部分投机资金撤出,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加剧。
赴美上市步伐放缓未来仍具投资价值
由于信任危机、VIE等风险,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的担忧,“中国概念”在经历前期被追捧之后,估值开始出现下调,使得多数拟赴美上市企业推迟IPO计划。梁剑说,近期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步伐明显趋缓。一些公司推迟上市步伐,纷纷观望。而已经完成上市手续的几家公司,也延缓了正式上市的时间,等待市场回暖。
尽管如此,中国仍是纳斯达克最大的海外市场,目前约有160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对中国概念股的前景,梁剑认为,其走势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情况以及中国公司自身实力的提高。近期财务调查事件和VIE争议虽然使中国概念股股价全面跳水,但作用时间不会太长。优质的中国上市公司还是会受到市场认可。
罗伯特·格雷费尔德对中国概念股评价颇高。他说,股票中的“中国概念”对投资者是有价值的,因为这才是真正对未来进行的投资。
对于VIE模式,罗伯特·格雷费尔德表示,希望VIE能够继续。他认为,VIE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市场。通过这种方式公开上市的公司数量庞大,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都作出了贡献,这是件很好的事情。
罗伯特·格雷费尔德认为,投资者有权利决定是否投资概念股,他们更应关心公司是否有巨大的增长潜质,而不需要担心会计标准和上市挂牌标准。他说,很多中国公司对赴美上市很有兴趣,他们并不在意退市,在意的是如何进入美国市场并找到可以使其继续成长的资本。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