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系”如影随形
值得注意的是,“广钢系”在二级市场上的活跃,还未算得上将团队精神演绎到淋漓尽致。
一季度末为广钢集团旗下广钢股份第六大流通股东的金鹰基金,其实在去年初便在二级市场与“广钢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年一季度,“金鹰系”建仓诚志股份,三季度广钢集团入场,去年末双双退出;
去年二季度,广钢集团新进537万股德豪润达,而之前一年多“金鹰系”一直驻扎在内,三季度两者双双退出;同期,“金鹰系”两基金与广州金骏同时现身中炬高新,三季度“金鹰系”全线退出,广钢集团则接棒477万股;而在广州金骏介入的奥特迅中,在广州金骏三季度退出同时,则是金鹰中小盘入场。
上述记录显示,“广钢系”与“金鹰系”的多次偶遇并无先后之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状况去年方密集出现。
从金鹰基金的背景看,持有其40%股权的广州证券为本地券商,与广钢集团存在同城渊源,与“广钢系”同台次数最多的金鹰中小盘、金鹰优选的现任基金经理杨绍基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就职于广发银行资产管理部。目前,两大系共同持有的个股尚有中国医药、国电南自。
“广钢系”、“金鹰系”交叉持股情况
名称 时间
德豪润达 去年二季度至三季度
奥特迅 去年三季度
诚志股份 去年三季度
洪都航空 去年三季度
中炬高新 去年二季度
国电南自 今年上半年
中国医药 今年一季度
王亚伟“金鹰系”会师广钢
更令人称奇的是,“广钢系”的选股也获得了公募一哥、广钢股份的“老股东”王亚伟的认同。
今年二季度,华夏大盘新进850万股远兴能源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而去年底,广钢集团已先行入驻361万股,而二季度广州金骏也一同建仓528万股,与王亚伟“分兵坐镇”。
而此前,在中炬高新、奥特迅、诚志股份、中国医药、国电南自及中天科技中,“华夏系”基金也都在“广钢系”入场前后出没。最突出的是德豪润达身上,3年时间里,王亚伟、“金鹰系”及“广钢系”都曾先后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
巧合的是,作为广钢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广钢股份已得到王亚伟长达2年的青睐,并且,作为“广钢系”的战友,金鹰基金也在今年一季度在广钢股份中,与王亚伟会师。
记者观察
炼钢净利不及持股市值
毫无疑问,广钢集团“长子”广钢股份是其“主营业务”,然而,近年来铁矿石、钢价的波动,却始终挤压着广钢股份的利润空间。过去三年平均每年亏损达2.97亿元,意味着集团能从股份公司处取得的收益微乎其微甚至倒贴。
但这并不妨碍“广钢系”在资本市场的出手“阔绰”。数据显示,2008年至今集团季度持股市值平均额在1.32亿元,其中最少为6743万元,最高为2.07亿元;广州金骏的季度持股平均市值2.13亿元,其中最低1.52亿元,最高3.95亿元(详见左图)。整体上,“广钢系”两家产业资本平均每季持股市值达3.27亿元,其中去年后三个季分别为5.31亿元、4.17亿元及3.67亿元。彼时广钢股份的单季净利润则分别为-3108万元、5918万元及614万元,仅为零头。
但在操作上,广钢系却屡屡错失个股大行情,比如南宁百货、扬农化工、洪都航空、沈阳机床等。
(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