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六年风雨路 细数中小板六宗最
发布时间:2010-6-12 17:39:54
 
文章内容

6年前,中小企业板为中国中小企业敞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从那天起,中小板成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摇篮”。6年来,中小板创造了无数奇迹:众多牛股横空出世,行业龙头由此诞生;但也出现了不少乱象:过度爆炒屡禁不止,高管套现层出不穷。本报记者盘点了6年来中小板的六宗“最”,以飨读者。

第一宗:成长最快

通过中小企业板,一批企业迅速茁壮成长,中小企业板成为中小企业从隐形冠军走向前台的重要踏板,一批批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板成长为行业,甚至全球瞩目的企业冠军。

苏宁电器绝对是中小企业板,甚至是中国资本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小企业板成长性之最。

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在中小板上市时,总股本9316万股,流通股份只有25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32.7元计算,总市值只有30亿元左右。

在此后的近6年时间里,苏宁电器演绎了中小企业的成长“神话”,今年总股本增至70亿股,增长75倍,总市值700多亿元,增长35倍。即使是在沪深主板市场,700亿元的市值水平也令诸多公司无法望其项背。

新和成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板块上市第一股,企业的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从上市伊始到2009年末,新和成的净资产增长了8.6倍,市值增长了11倍。2008年和2009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达到4.02元和2.98元,位居中小板和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前列。上市以来的6年,公司对股东的利润回报现金总额达到8.94亿元,远超出上市所募集的3.84亿元。

苏宁电器和新和成的飞速成长只是中小板整体成长的缩影。与它们一样,整个中小企业板在这6年也里经历了大步流星的成长壮大。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首批8家公司挂牌,至2004年底中小板共有38家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为91.08亿元,股票市值为413.43亿元。截至2010年6月9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家数达到424家。中小企业板股票总市值已超过2万亿元,成为支持中国金融体系构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第二宗:股价最高

中小板企业以其良好的成长性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其中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众多中小板股票高企的股价。

截至2010年6月9日,两市最高价股的前三名都被中小企业板的股票牢牢占据,它们分别是东方园林(168.45元/股),洋河股份(165元/股)以及汉王科技(154.7元/股)。而两市股价排名前20位的股票,中小板股票占据了其中12个席位。虽然东方园林以3.45元的微弱优势力压洋河股份继续占据了A股股王的宝座,但这3只股票在此之前都一度戴上过第一高价股的桂冠。

曾霸占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近一年时间的贵州茅台,就是被洋河股份夺走了股王的桂冠。2010年4月20日,洋河股份以146.87元收盘,一举超过了贵州茅台的收盘价143.52元,成为两市新股王。此前,神州泰岳和信立泰都在最近先后超越了贵州茅台,然而,随着上述两家公司的除权,洋河股份逐渐成为贵州茅台的最大挑战者,第一高价股成了“两杯酒”之间的竞争。最终,曾经的A股一哥贵州茅台被中小板新军洋河股份拉下马来。

事实上,此前提及的中小板成长神话的缔造者苏宁电器,在当年也登上过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宝座。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新股上市就以32.7元收盘,成为了当时的两市第一高。在现在百元股满天飞的情形下,看来32.7元根本算不上什么高价,但在当年来说,确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而中小板的高价传说,也从苏宁电器开始被市场人士所津津乐道。但值得投资者反思的是,当时苏宁电器的发行市盈率仅为11.26倍,与当下动则七八十倍的发行市盈率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宗:表现最牛

中小板的股票,从来都是各大机构和游资炒作的重点。中小板的股票通常流通盘较小,成长性又具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因此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而狂拉涨停的现象在中小板股票中屡见不鲜。

莱茵生物可谓中小板中炒作的第一牛股。从去年4月底开始,莱茵生物就踏上了疯狂上涨的路程。仅从去年4月底到7月初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股价从12元一路飙升至近50元,上涨超过4倍。期间有19个交易日,莱茵生物的股价都牢牢封死在涨停板上。

近期,莱茵生物的暴涨神话似乎又要续写。从5月21日低位的13.01元,直至6月7日特别停牌前的25.37元,短短12个交易日,莱茵生物的股价累计涨幅达95%。期间有5个交易日,公司股价飙至涨停。

资金对莱茵生物的追捧也并不是单纯炒作那么简单。每一次莱茵生物的暴涨都是因为流感病毒的肆虐,以莱茵生物为首的“流感概念”股当然也会应声上涨。而此前坊间突然传出华兰生物收购莱茵生物的爆炸性传闻,使得各路资金疯狂追捧莱茵生物。

如果说“甲流”概念是莱茵生物飙升的推手,那么“奥运”概念就是另一只中小板股票全聚德的东风了。

2007年11月20日,被誉为中国最出名的鸭子的全聚德登陆中小板。早在全聚德上市之初就有市场人士大胆预测:全聚德这只鸭子要飞起来。事实证明全聚德不仅飞了起来,而且还一飞冲天。

全聚德以11.39元的发行价发行,而上市当天就疯涨至42.3元,涨幅达到371.38%,而这仅仅是全聚德起飞的开始。在随后的两个月内,全聚德的股价继续一路上扬,2008年1月4日,全聚德股价以77.27的涨停板收盘,仅19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与发行价相比上涨近7倍。

不过市场人士普遍表示,这样的炒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投机行为,游资和庄家疯狂的拉升,最终还是为了让散户们高位接货。投资者应当特别注意这些明显过度炒作的股票,毕竟炒得过头,最终是要归还的。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六年风雨路 细数中小板六宗最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