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权威媒体关注A股下跌 股指期货不应成替罪羊
发布时间:2010-5-18 18:42:14
 
文章内容

  股指期货历经多年酝酿,千呼万唤,今年终于在资本市场诞生的第二十个年头推了出来。现在,这个孩子刚刚满月。但非常不巧的是,就在这个孩子诞生的第二天开始,我国股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持续大跌。

  以4月16日收盘价格计算,本轮下跌中,沪深300指数的最大跌幅达到了17.87%。于是,有人认为是股指期货的推出,诱发、助推了股市的大跌——

权威媒体关注A股下跌 股指期货不应成“代罪羔羊”

话题热议:

  新华社:

  14日,中国内地股指期货迎来“弥月之喜”。

  这一个月,恰逢A股市场遭遇一波持续调整,上证综指频频创下年内新低。这使得诞生之初的股指期货备受质疑,甚至被指“罪魁祸首”。

  “满月”的股指期货,期待着市场给予更理性、更公正的对待。

  人民日报:

  股指期货真是股市大跌的原因吗? 股市涨跌有自身规律,说股指期货引跌股市没有根据

  影响本轮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很多,有国外金融事件的影响,比如希腊债务危机等,也有国内货币政策、楼市政策偏紧等原因。

  “股市的涨跌有自身的规律,把股市下跌归于股指期货没有根据。”上海证券副总经理姚兴涛说。

  资金规模只有70亿元。“小蚂蚁”难以撼动股市“大象”

  《融资中国》总编方泉认为,从目标来看,股指期货应该成为股市的稳定器。但是,由于股指期货刚刚推出,因此,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参与者的广度都还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瞭望》新闻周刊:

  5月16日,股指期货迎来了上市“满月”。此前,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曾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填补了资本市场的一项空白”,尤为重要的是,“使市场由单向市场变成双向市场,证券市场只能做多的时代终结。”

  采访中,众多专业人士向本刊记者指出,股指期货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仍然任重道远,如果不能尽快让股指期货的市场作用恢复到制度初衷,将会破坏此项制度的市场信任度甚至进一步助长资本市场的投机色彩,“现在,如何让股指期货更好地发挥其应有机能,严峻考验监管层的监管水平。”

  上海证券报:

  1 股指期货疑团解析之“元凶论”

  股指期货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都在交易,基本上有股票市场就有股指期货市场,一直在持续发展。如果股指期货没有任何风险管理、稳定股市的作用,这个市场为何能够长期存在,且不断发展呢?如果它果为“万恶之源”,那为什么国外市场还在不断使用并创新这个产品呢?难道外国人都是傻子,发明一种坑害自身股市的工具吗?

  2 股指期货疑团解析之“赌场论”

  在一个新生婴儿刚刚呱呱坠地之时,就冠以“赌场”、“阴谋”等生猛字眼,将其妖魔化,无异于在这个市场一出生就将原罪附加其身。股指期货市场果真如这些“忧国忧民”人士所言那样,充满非正义和非道德吗?在笔者看来,历史早已雄辩地证明,股指期货市场不是一个制造风险的工具,相反,它就是为管理市场风险而生,是股票市场的延伸和补充,建立发展股指期货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3 股指期货疑团解析之“操纵论”

  在这一逻辑演绎下,市场上有一少部分人想当然地认为,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市场操纵的工具和个别利益集团的取款机,为合法的老鼠仓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效工具。照此推理,笔者可以想像,将来随着QFII等外资入市政策出台,一定会有人将此“操纵论”进一步上升为外资“阴谋论”,扣上顶“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大帽子,再演变为外资有预谋地搞垮我国经济,甚至颠覆我国政权的大国博弈。

  4 股指期货疑团解析之“魔咒论”

  IF1005合约还未到期,有媒体就在渲染到期日效应。到期日效应真得如同媒体所说的是巫术效应吗?还有人又翻出新加坡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的旧账,还想借尸还魂,来导演一场沪深300指数期货到期魔咒的大戏。

  中国证券报:

  股指期货上市一个月以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积极履行一线监管职责,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加强股指期货交易盘中监控,跟踪分析客户交易行为,及时发现盘中异动情况,并积极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持续开展适当性制度检查,力争将市场违规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对此,会员单位普遍表示,将紧密配合股指期货严格监管措施,加强对客户交易的管理,呵护来之不易的金融创新,致力于推动行业长期受益和发展。

  证券日报:

  上述的这份“成绩单”对于刚刚“满月”的股指期货来说,已然很不错,如同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我们不能对其太苛刻,因为其成长壮大和功能发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朝夕之间,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股指期货启动仪式上所言,“股指期货推出后,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育、完善并逐步发展成熟的过程”。因此,市场对于股指期货这个“新生婴儿”,给与更多的应该是善待和呵护,以及更加理性的关注。

  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叫满月,又称弥月、望月、圆月。5月14日,中国内地股指期货迎来了“满月之喜”。期指诞生后,恰逢A股市场遭遇持续一个月的调整,不幸的是,推出不久的股指期货备受质疑,甚至被指责为市场下跌的祸端。

  自4月16日沪深300期指上市以来,4大合约累计成交达321.39万手,其中,4月份成交1429588手,5月份至今成交1784353手。上市期间20个交易日,只有首日成交为5.8万手,其余交易日成交量均超过10万手,期指的活跃程度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证券时报:

  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的“股指期货高层研讨会”上周六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表示,不能将A股下跌归咎于刚上市的股指期货。同时建议管理层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

  著名学者王连洲表示,近一段时期以来,有观点将A股下跌归咎于刚上市的股指期货,这是没有依据和道理的。但由此看出,建设一个让投资者高度信赖的指数期货市场,仍需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新华网综合)


相关文章
  • ·[图文]权威媒体关注A股下跌 股指期货不应成替罪羊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