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债务危机尚未拆弹,欧元兑美元在录得1.22的4年低位后,尽管今日有所反弹,但无论港股或是A股的表现都显示,市场对其后续走势仍未见乐观。 欧元走弱,势必影响以欧洲为最大出口市场的一众中国出口企业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昨日就表示,过去4个月中,人民币汇率相对欧元上升了14.5%,周一更是上升到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8.3815:1。“中国出口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成本压力,并且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也受到负面影响。”
4个月对欧元升值逾14%
中国顺差持续收窄和出口前景同时令市场预期,近日欧美对人民币升值的施压声音有望纾缓。周二出版的《纽约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决策者4月初已达成粗略共识,准备让人民币与美元脱勾,然后进行某种程度的升值,“但鉴于欧洲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正在蔓延,让人民币与美元脱勾一事因此变得复杂。”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胡一帆就此认为,欧元大幅贬值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可能会推迟等待已久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时间。
建银国际在研究报告则指,欧债危机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虽然削弱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但恰好提供了人民币汇率更多弹性,预计本月底或下月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浮动范围有机会扩大。
慎防息差扩大加速热钱流入
于此同时,随着欧元危机令摩根士丹利、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推迟美联储加息预期至2011年,中国央行的加息时机也更加充满变数。有分析就指,在现时全球为应对欧债危机而维持相对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如果此时贸然加息,势必加大国内外息差,直接导致热钱加速流入。
胡一帆表示,欧元危机对美国的实际影响有限,而美联储的加息时机将主要取决于其国内经济的复苏程度。现在看来,美国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都向好,并预期将于三季度全面复苏。因此她预计,美联储届时将加息25个基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亦认为,从调控流动性的角度来看,中国提高利率势在必行,但应与美、日等经济体协调行动。
目前,建银国际、巴克莱皆维持中国最快将于下月启动加息的预测;中金公司则认为,利率调整及人民币短期内升值可能性已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