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连续70个月的(自2004年4月以来)贸易顺差已成为部分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口实。前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透露,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中国从贸易顺差约200亿美元到今年3月贸易逆差80多亿美元,温家宝同时呼吁各国不打贸易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也预计,今年3月份中国的贸易可能会出现逆差。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内需旺盛助推进口走强,但长期顺差基调未变。数据显示,中国今年1月份实现贸易顺差142亿美元,2月份贸易顺差76亿美元。
近5月顺差逐月下降
温家宝是在前日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外方主要代表时做出上述表示的。对3月可能出现的贸易逆差,温家宝还称,“说句老实话,见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是暗暗高兴的,这是真心话。”
中国外贸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大量的外汇占款还导致国内流动性一度失控。因此,近年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进口,调整出口,以平衡贸易。
市场人士称,从近几个月出口数据也可以看出该趋势。2009年10月份以来的贸易顺差逐月下降,分别为240亿美元、191亿美元、184亿美元、142亿美元、76亿美元。
3月逆差料昙花一现
对于3月出现逆差的原因,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燕生分析,目前中国内需形势好于外需,当然导致进口的增长形势要好于出口。
近年,中国经济先于其他国家出现复苏,导致国内需求旺盛。从进口采购单上看,表现明显的是铁矿石、有色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即使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也应该是个案,并非常态,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世界经济完全复苏,逆差可能就不会持续了。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认为,如果3月份真的出现逆差,那应该是个案。总体来看,中国在未来十年八年内将继续保持顺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张勇认为,中国目前的产业分工格局决定了在可预见的未来5年内“双顺差”的局面将继续存在。
人民币升值调节作用有限
中国外贸连续7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这已成为目前部分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并将经贸问题、汇率问题政治化的口实。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对此,陈德铭强调,一国本币升值对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陈德铭表示,2005年至2008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约20%,中国贸易顺差不降反升;200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下降了34.2%。
银河证券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人民币升值无益于美国增加出口,无益于改善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左晓蕾表示,顺差和汇率没有密切关系。就市场而言,美国人创造了过度消费的巨大市场,这是导致其贸易逆差的一个最重要原因。“美国人寻找逆差的原因,要检讨的是它的过度消费的市场、超前消费的市场、借钱消费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