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证综指分时图
今日大盘:宽幅震荡沪涨0.30%外贸玻璃强飞机船舶弱
新华网消息今日早盘沪深两市高开,其后股指宽幅震荡。
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246.87点,涨0.30%;深证成指报13350.67点,跌0.08%。沪市成交1658亿元,深市成交1082亿元。
外贸、玻璃、路桥、金融等涨幅居前,飞机、船舶、化肥等跌幅居前。
申通地铁、星马汽车等12只非S类个股涨停,没有非S类个股跌停。[详细]
盘面分析:逆向思维--存在突破的双向选择春节前或有一跌
逆向思维--存在突破的双向选择大盘在春节前或有一跌
大盘连续小幅上扬,有一定的量能配合,市场产生了一种幻觉——大盘近期将向上突破。
其实,现在的大盘就象屋顶上的西瓜,往哪个方向滚?取决于风向。
先说向上:现在多数人倾向于向上,看近期大盘的K线组合,至少在技术研判方面,大盘向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对大盘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面,而是基本面,或是政策面。
再说说市场热点:进入2010以来,大盘的K线组合红多绿少,但涨幅相当有限。问题在于推动大盘上涨,一直缺少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题材股活跃,为市场游资提供了赚钱效应,也相当程度上维系着市场人气与市场资金。但题材股有先天的缺陷,那就是题材股越炒,越涨,投资者心理会越虚。毕竟,题材股的想象大于现实。而且题材股行情比较跳跃,看似活泼、热闹,却难于有效把握。表现在盘面,热点题材大多缺少持续能力,热点的节奏转换也比较快。每天盘中都有突然涨停,或大幅拉升的题材型股票,但大多题材股上涨,是偶然大于必然。题材热点来得快,消失也快。题材兴奋,依赖市场冲动。题材性冲动在个股上有爆发力,但毕竟根基不稳,容易疲劳,如此反复,大盘往往陷入波动与震荡……
题材行情,市场流行讲故事。有的故事只是传说,有的故事被人讲了一遍又一遍,只是讲得多了,讲得久了,也会失去新意,题材行情,也会趋向萎缩,题材行情的生命力,也在于创新。
今天盘中ST类股票涨幅显眼。但ST板块上涨,往往是一波讲故事题材行情的尾声。就象一轮题材行情涨着涨着,那些平时稳重有余,活泼不足的大盘蓝筹股们,耐不住寂寞,突然上涨,指数被拉升,往往这个时候,也可能意味着一波题材行情接近尾声。
今天ST股表现不错,连ST都出来讲故事了,市场的风险意识也会悄然增强。
今天中石油、中石化、大盘国有银行股开盘后联动上涨,市场反而多了一份警觉……
上市公司业绩年报陆续披露,题材热点可能由虚转实。不论怎么说,假如一只涨的不亦乐乎的题材股,被市场以讲故事的形式烘托着,突然公司出来一份惨不忍睹的业绩年报,这对讲故事者,或听故事者都是扫兴的事情。我认为:讲故事的题材行情,会随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年报不断推出而不断弱化,这时候选股操作,应与公司业绩挂勾。至少亏损股、ST股,或业绩大幅下滑的股票,不适合在年报期间讲故事。
题材行情最好的季节,是在年报公告完成,或接近完成的时候,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什么花儿都有开放的理由和权力。世间万物,生机勃勃,一切都充满想象力。这时候,也是市场游资活跃而丰富的季节,形形色色的题材性行情如雨后春笋……
不过,受益于强大利好政策的题材行情,却往往不惧怕业绩年报带来和尴尬,反而会继续借题发挥。象因开发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利好,海南板块近期持续升温。海南的房地产,似乎不受政策调控而大幅上涨。连续亏损的罗顿发展(600209),近期连续涨停板。上市以来似乎就不会赚钱的罗牛山(000735)、海南高速(000886)等股票,近期却不知疲倦的上涨。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政策。
从去年12月到现在,新股发行,新股上市的密度、速度,可谓前所未有。上周央行突然宣布“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控、抑制流动性过剩,调控、抑制可能出现通胀的政策努力非常明确。这样的政策背景,尽管股市大盘一直保持着向上震荡的态势,但盘中一直缺乏主动推动大盘上涨的力量。如果继续依赖题材股反复活跃,以挽留市场人气尚可,但要推动大盘向上突破,仅仅是题材行情的持续能力,没有大盘蓝筹股的有效配合,没有政策推动,题材行情又能持续多久?
我的观点是:目前大盘存在突破的双向选择。向上向下都可接受。从目前政策价值导向看,如果新股发行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规模,大盘在春节前不排除向下一跌,以消化政策持续调控,所积累的市场隐忧。这种可能性我认为更大一些。不过,春节前大盘完成一跌,不是坏事。现在不跌,节后也会跌,盘中积累的不良因素,需要大盘下跌来消化。春节前跌了,春节后的行情,则可能走得更为流畅。(叶弘)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向上突破还需直面三大困难
在八股因为超买而暂时褪色的情况下,资金急忙掉转车头追逐一直碌碌无为的二股,在不确定的市场里有一个确定性:那就是做多的力量总是在不断的寻找着突破口进行冲击,而做空力量则显得较为单薄。虽然是轮番上涨(也就有轮番下跌),但是对比一下多空双方的实际力道你会发现,多方的上涨总是凌厉的,而空方的下跌总是温柔的,也许这正应了“最慌张时反而最安全”的道理?尽管下午的大盘还是呈现上下震荡的态势,但每到上证指数快要下跌时就有一股增量资金介入将指数拉抬起来,现在的大盘虽然外表上看不出有何“惊人之貌”,但内在就如同笔者在七月底形容的那样“内力充沛”,这才促使指数总能够“暗流涌动”。
这股涌动力量在下午的13:53后,终于再次产生了一定的实质性效果,眼看着空方并没有还手之力,多方趁势连续发动三波“闪击战”,前面两波只是突破午后开盘和13:31分所产生的高点,第三波则是石油石化平安国寿等的集体进攻,这样一次超级有“默契”的二股群舞显示资金早已守候许久等待着恰当的时机。也伴随着这几波攻击浪,中小板指数也暂时收窄了起近1%的跌幅,个股的活跃度也继续加强。我们都知道个股是市场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大量个股做多欲望的强烈而调整欲望的温柔,给即将到来的三角形收敛突破增加了厚重的“向上”筹码。不过请注意,虽然向上突破的概率以目前盘面的角度研判显然是大过向下的,但是在本周后半周的“敏感期”,我们还是要先做好心理准备,看看向上“开拓盘局”会遇到哪些困难:
第一是资金面上的,虽然大盘自从去年12月30日放量大涨后量能一直维持在比较好的水平,尤其是消息面的频繁出手更加促使了场内资金的博弈,但笔者要说的是,目前的量能想要维持起二股的行情,仍然是十分艰难的。简单的对比一下中国石化前期强势所放出的量能以及现在的情况,或者观察平安,太保等其他权重股,你会发现逾越以前量峰所形成的密集成交区绝非易事。在这里笔者不想讨论目前流动性到底还充足不充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成交金额这个“事实”,成交金额不足则权重股即使出现“二次上涨”也仅仅是试盘性质,带动大盘突破仍有难度。
第二是基本面上的,主要问题依然来自于近期做空的权重——金融地产。而金融地产的聚焦点又在银行上,正如何群荣所说:“今天的消息面来看,银行板块利好利空消息不少,先是市场传言银监会已经向国有大行定出今年新增信贷额度,随后遭遇银监会的否定,但是其后最新的传言又显示,监管部门要求均衡发放(信贷)、按季度甚至按月度检测规模,控制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指标。对于银行板块而言,一个利空传闻刚刚被否定,立马又产生一个新的利空。此外股指期货对于银行股短期走势还是属于利好。如此之多的利好利空集中体现,银行股近日的走势无疑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实际上,除了小银行因为超跌反弹较强之外,大银行的表现仍然处于蛰伏期,甚至下午的那波“二股”的默契表演也看不见工中建三行的身影。权重内部不一致,就无法形成合力,对指数显然也没有太大益处。
第三则是技术面上的,今天早盘权重急行军却冲高回落,一方面是短期内人们对二股仍然“不信任”,认为它们难有行情进行做空操作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技术面上的最重要原因:沪指又遭遇了那条“下降通道”的压力线,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三角型上轨的压力。回顾一下连阳后出现“上影开拓阳”的类似走势,我们找到了去年10月9日-10月14日这一波段,在14日放量冲高回落试盘后,短线由于超买以及筹码整固的原因产生了两天的阴线调整。现在虽然沪指不超买,可是中小板是结结实实地超买了,而二股们大多又顾忌到上方压力线地原因难以继续走强,此又形成一大制约。
未来突破可能性很大,但针对我们期待的“向上方向”总结了三点困难,无非是想把目前行情所遇到的最大压力“摆在面前”,我们好有个可以直面的参照物,也好对困难是否能被攻克有个更好的认识。曙光已经出现,但能否把握住这丝曙光的机会迎来真正的日出?还需更多的等待。不过也不要因为笔者说得太过“艰难”而自己打了退堂鼓,对散户来说,把握趋势进行买卖操作只在一念之间,关键还是不要被贪婪和恐惧蒙蔽了自己的头脑。(图锐)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