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在新闻媒体沟通会上对外公布了上海国资改革和发展情况,并坦言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他表示,上海国有资产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在未来三年内,上海国资将加快开放式市场重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一方面让国资集中度提升,从目前涉足79个行业减少到54个行业;另一方面促进国资证券化比率提升至40%。
今年,上海国资开放性重组工作取得新突破。在集团层面,东航与上航、上药、广电等重组积极推进;在下属企业方面,上海鼓风机厂与陕西鼓风机厂战略合作、光明集团收购云南英茂等跨地区重组,让国资进退有了更广阔空间。杨国雄表示,“目前,上海国资涉及领域依然太多,我们要花三年时间,将目前涉足的79个行业减少到54个行业,明年将有7个行业的国有资产整体退出。同时,诸多集团管理层级达到六级七级,我们计划督促它们收缩到3级之内。”在今年上海主要国有控股集团明确主业后,国资委对于非主业投资实现严格监管,每个投资决策都由国资委审核。杨国雄说:“目前,有11家上海大型国有企业旗下有出租车业务,明显太多,肯定要重组。”
统计数字显示,在上汽零部件68亿资产借壳上市、建工集团51亿主业资产注入建工股份等“大动作”之后,上海国资的证券化比率从去年年底的17.96%上升到今年年底的25.4%,今年上海国有控股的72家上市公司,每股平均收益为0.21元,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杨国雄表示,在按照国资三年规划,上海国资的证券化率将提升到40%。
对于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等监管体制的完善,上海市国资委今年推进了上海电气(601727)、百联集团等6家国有控股集团聘用外部董事,健全董事会,其中不少集团的外部董事已经多于内部董事。杨国雄介绍:“今年6家集团的董事会改革之后,我看了看董事会会议记录,几乎每家集团在重大问题的董事会表决中,都出现了反对票和弃权票,甚至也出现过董事会决议没有被通过的情况,这是一种进步。”
国企改革有进有退,退往往比进更难。国资委对于上海国资的空壳企业、长期亏损企业进行了调研,总数在1700多家。2008年清理了352家企业,2009年清理450家左右,涉及资产180亿元、负债150亿元,明年,空壳清理还将继续。据了解,明年上海国资委计划成立“一对多”的国有资本运营管理公司,更大范围积聚和盘整国有资产。对于目前上海国有企业推进比较慢的经营者中长期激励措施,也将有所突破。目前,在上海72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只有上海家化(600315)一家推进了经营者期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