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6月30日举行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首次大型能源招标,英国石油公司(BP)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联合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鲁迈拉(Rumaila)油田是当天8块标的油气田中唯一成功招标的油田。
伊拉克30年来首次面向全球拍卖的8个油气田竞拍结果。刘建平 制图
·
在3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的8个伊拉克大型油气田开发项目竞标中,国际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企业联合体赢得了第一项、位于南部地区的鲁迈拉(Rumaila)油田的竞标。这是伊拉克40年来首次正式向外资开放油田开发。
·
从目前已经宣布的几份合同条件来看,伊拉克石油部对外国石油公司主要通过采取支付超额生产报酬的方式进行合作,而其为数个油田提出的超额生产报酬最高只有每桶2美元。这一条件在不少石油公司管理人士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大多数石油公司要求的报价都是每桶2美元的两倍以上,而提出的最高的超额报酬甚至达到伊拉克所提条件的10倍以上。”一位知情人士说。
·
来自石化系统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根据这样的条件,油田的盈利空间会有比较大的压缩,但是对中石油来说,这是其海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去”,掌握更多的油源,显然更符合中石油的石油战略。BP方面有关人士也坦言,合作开发油田,对保障中国的成品油供应,肯定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伊拉克战后的油田有着潜在的战略价值,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开发此类油田,可以为以后的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拿下该油田,可能还会拉动国内管材出口,并促进援建,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账面上的2美元最低超额收益。
·
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BP)中标了伊拉克鲁迈拉(Rumaila)油田的作业权,而其他7个油气田流拍,资源国与国外石油公司对于超额生产报酬的期望值产生严重分歧。中石油一位接近本次伊拉克油田竞拍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下一轮投标,谁的砝码更硬,谁就更能坚持,这充分体现了战略储备的重要性。”
对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拒绝伊拉克政府提出的合约条件,该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公司更加成熟了,有议价意识,能坚持立场,并且敢于放弃。
·外媒反应
《华尔街日报》:这是伊拉克在近30年来首次将油气田面向国际招标过程中达成的首份合同。
《纽约时报》:一些专家指出,西方国家不应对中国企业经营伊拉克油田感到担忧,因为这能让中国在促进伊拉克地区稳定方面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国际经济学项目负责人马克·瑟尔韦尔7月1日在香港发表演讲时称,如果希望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个负责的股东,那么就需要让中国在世界上购买股份。
《金融时报》:伊拉克吸引外资进入其石油业的首次重大努力,遭到外企的强烈抵制。只有BP和中石油愿意同意巴格达的苛刻条款,使它们赢得将该国鲁迈拉油田打造成全球第二大油田的投标。行业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公司的分析师亚历克斯·芒顿表示,虽然该合同不会带来高利润率,但这将扩大BP在中东的地盘。目前该公司在该地区的地盘小于竞争对手。对于BP的合作者中石油来说,开发鲁迈拉油田将提供一个机会,让中国保障石油供应,同时与一个关键石油国家发展关系。
·背景资料:鲁迈拉油田
鲁迈拉油田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发现于1953年,1972年投产,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77亿桶,但该油田所处的迪亚拉省(Diyala),地处伊拉克与科威特边境地区,被认为是近年来伊拉克暴乱最多的省份。
·中石油收购事件一览:
2009年中石油和BP联合中标伊拉克油田项目。
2009年中国石油向母公司收购资产。
2008年收购太阳世界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2007年出资约27.35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股权。
2006年出资61.5亿元要约收购吉林化工、锦州石化和辽河油田流通股。(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