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通胀压力加剧:股市、楼市、黄金,谁更能保值
发布时间:2009-7-2 17:47:43
 
文章内容

  一边是外汇储备的大额度缺口业内对热钱重入的担忧,另一边是国内市场居高不下的信贷总量,在经济尚未复苏之际,通胀的预期却已然抬头。今年以来股市的猛涨,近几个月来车市的复苏,近几周来楼市的火爆……均让老百姓们担心:通胀是否会随时到来?手上的资金怎么办?

  国际国内资金皆充足

  来自外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高达416.75亿美元,而外贸顺差只有185.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至84.03亿美元——尚有147.42亿美元来路不明,也就是“热钱”。业内专家也对“热钱”的再度涌入表示了担心,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中国在资本流入方面面临的压力日渐加剧。

  然而,压力不仅来自国际市场,国内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的流动性泛滥也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

  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显示,6家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去年违规发放贷款逾300亿元,现已收回违规贷款273亿元。以当前房价上涨为例,就明显呈资金推动的特点。而房价短期内由于资金推动的过快上涨,有可能使房贷资产质量大打折扣。

  充裕的资金直接推高了我们的股市、楼市和车市。不过就在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将走出通缩,通胀担忧开始浮现之时,央行定调下一阶段仍将延续了此前的货币政策基调,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刺激扩张政策很可能要以小幅通胀为代价”,这是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的,那么在通胀预期下,市民的理财生活又有哪些变化呢?

  百姓投资先于经济复苏

  饶有意思的是,虽然受本轮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宏观经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压,不过对上海市民来说,其实受到的影响不算太大。看看最近火爆的楼市就知道,手里有资金的投资客并不在少,关键就是在于投资到底何时出手最好?

  本期财经周刊,我们的数位记者就兵分三路就楼市、理财市场、金市进行了报道。我们以真实的百姓故事为例,对照通胀指标CPI为您逐一分析各个市场的投资机会。并就投资时机、资金变现便捷度以及受认可承度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

  经济学家金岩石指出, “现阶段资产交易市场中的‘通货膨胀’是在实体经济下滑时发生的,这是一种新型的滞胀,可定义为‘投资性滞胀’,即实体经济增长的停滞与资产价格的膨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理财更要讲究风险搭配和策略。

  近来上海楼市成交量放大,成交价格也开始回升,但是否会重回有价无市的时代?理财市场良莠不齐,如何擦亮双眼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都双黄金是抗通胀的最佳产品,但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又该如何介入呢?在老百姓手中有钱的时候,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理财观念,这样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投诉案件。(崔烨)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新闻晚报)


相关文章
  • ·通胀压力加剧:股市、楼市、黄金,谁更能保值
  • ·央行:通胀压力缓解打开资源价格改革窗口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