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至3月30日共有136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披露了2008年年报,占已上市中小板企业的近半数。从数据看,这些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同比增长24%;合计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2%。
从收入情况来看,这些公司中有23家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出现下滑,占比约为17%,其余公司收入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天马股份、黔源电力、九阳股份、金风科技位居收入增幅前四位,并且这几家公司收入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0%,而天马股份和金风科技都涉及风电设备制造,由此可见该行业去年的高速发展。
从净利润变化看,这些公司中有51家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占到样本总数的37.5%,数量远多于出现收入下滑的公司数量,可以说增收不增利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单个公司看,新和成、黔源电力、天邦股份、华星化工、联合化工目前位列利润增长前五名,不难发现,这其中三家公司都是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部分化工产品去年上半年较高的市场价格为它们提供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从现金流方面来看,这些公司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2008年这136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6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6%,但是苦乐不均的现象也十分明显,如海亮股份、新和成、御银股份等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一年度出现了数倍的增长,而滨江集团、天宝股份、世博股份等公司的该数据则有较大下降。
在成本费用方面,这些公司去年合计营业成本增幅为21%,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而是各项费用整体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皆远高于收入的增速。在三项费用中,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45%、39%和35%,它们不仅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甚至还高于利润增速。换一个角度思考,或许说明中小板企业在费用控制上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展望未来,由于化工产品价格早已从高位回落,相关企业业绩像去年那样的惊人增长恐怕难以再现,未来哪些企业将领跑中小板?分析师们仍普遍看好风电设备等新能源相关企业,同时对于拥有相对稳定消费市场、一定品牌定价权的公司也给予较高评价。
[责任编辑:co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