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第一东方投资集团(下称“第一东方”)与英国益华证券金融集团(下称“益华集团”)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旗下的子公司业务51%的股份,组建益华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益华证券中国”),并成为首家由华人控股的英国投资银行。
按照协议,第一东方和益华集团将以认购新股方式,共同增持益华证券中国。其中,第一东方投资49.5万英镑,益华集团投资40.5万英镑,并在成立后的3年,可能需要各方再注资合共50万英镑。成立后的合资企业将为希望进入英国资本市场,并在欧洲寻找潜在并购目标的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第一东方董事长诸立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2006年,第一东方曾在迪拜取得一张投资银行牌照,希望在石油美元大热之际赴中东“淘金”。然而,3年之后,诸立力也不得不承认,“迪拜目前的情况确实很不好。”
盯上民企
第一东方投资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集团于1988年建立,现有股本约为10亿美元。诸立力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参股或收购美国的投资银行。“美国式投资银行,比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是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崛起的,主要以股本和销售的网络为优势。而在三四十年之前,英国式的商人银行的优势是传统关系网络,专业知识以及创意,比如以前的巴林、华宝等银行。相对来说,其股本不需要很大,主要是人力资源。”
问题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华资投资行如何与已经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大行竞争?诸立力说,在中国市场,该公司不会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竞争,“它们主要做大型国企的业务,而我们主要做中型企业,比如省级和民营企业。我们在中国20年了,比其他国际投行的时间要长,网络上有一定的优势。”
迪拜市况不佳
目前大型国有企业一般选择在上海、香港、纽约进行融资,而中型企业、民营企业选择到新加坡、伦敦或纳斯达克融资。
诸立力说,不同的资本市场有不同的关注点,比如石油、矿业等资源类的企业去伦敦上市,就比去新加坡和纳斯达克更合适,因为英国的基金对资源类企业投资比较有经验。而如果是科技类或媒体类的公司,则在美国上市比较合适,如果有基建类的公司,想分拆其业务上市,那样就去迪拜比较合适。
2006年,第一东方在迪拜取得投资银行牌照之后,诸立力曾表示,这将可以助推中国企业在迪拜上市集资。然而,事实并不乐观。金融海啸波及中东新兴市场,今天的迪拜已不复当年勇。
“迪拜现在的情况确实非常不好,”诸立力说,迪拜上市不是短期内能做成的事。“迪拜证券交易所与美国纳斯达克互相控股,以后如果在迪拜上市,也可以在纳斯达克交易,但是目前两者之间的平台没有完全建好。
[责任编辑:frank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