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券商质疑华夏银行季报利用税负下降虚增业绩
发布时间:2008-11-4 15:58:18
 
文章内容

华夏银行(600015.SH)的三季报在上周一经公布,就受到多家券商分析师的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其第三季度优异的业绩,是所得税负的大幅下降帮的大忙。

三季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97.4%,第三季度盈利环比增长6.5%。

海通证券以“匪夷所思的税负下降”作为对华夏银行三季报分析报告的题目。执笔者表示,三季度华夏银行单季度有效税率仅为0.08%,对业绩增长贡献巨大。海通证券认为,对净利润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依次为:有效税率的降低,盈利资产增长和信贷成本的下降。

招行证券研发中心的李姗姗也在报告中指出,华夏银行盈利略高于预期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所得税只有90万元,有效税率只有0.08%。她认为,第三季度华夏银行盈利环比增加是因为历年核销的税前列支获批。事实上,第三季度华夏银行税前利润环比下降了21.6%。

天相投顾也在点评中表示,华夏银行第三季度所得税费用大幅下降,成为净利润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影响难以持续。

面对券商的质疑,华夏银行董事会办公室的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解释称,今年一、二季度华夏银行大量计提呆账损失,“根据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表的税比较多,今年三季度决定将递延税转回一部分。”

所谓纳税影响会计法,是指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是一种采取跨期分摊的会计处理方法。

上述人士表示,按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税法规定确认的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额,是作为递延税款,被计入“递延税款”账户。

实际上,企业一旦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所得税就被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所发生的一项费用,并应随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期内,以达到收人和费用的配比。

“上半年计提大量的呆账损失,当时是考虑到风险跟拨备各个方面的因素,另外就是上半年我们要进行定向增发,想给自己打一些提前量,把报表做得更加实一点。”上述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券商质疑华夏银行季报利用税负下降虚增业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