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建立
发布时间:2008-8-11 22:54:45
 
文章内容

⊙本报记者 商文

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至今,经过5年的努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目前,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设立了国资委,全国大多数市(地)设立了国资委,没有单独设立国资委的也采取多种形式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一些省市还积极探索了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5年间,国资委共制定和发布了与《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相配套的19个规章和104个规范性文件。地方国资委制订了1600多件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随着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强。为了加强财务监督,重点管好账本,国资委研究制订了出资人财务监督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开展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动态监测、会计核算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及中介财务审计监督等工作。同时,稳步实施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制订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并不断探索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实现了监事会由事后监督向当期监督的转变。

在此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的转让。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并开展了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规范运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国有产权交易平台,国有产权交易普遍进入市场公开操作。

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正逐步走上规范运作的轨道,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也不断推向深入。目前,半数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下属子企业大部分实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果的探索。宝钢集团、神华集团等19家中央企业按照《公司法》开展了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17家企业的外部董事达到或超过董事会成员的半数,3家企业进行了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的探索。

[责任编辑:jbyao]


相关文章
  • ·国资委:严防央企借重组上市侵吞国有资产
  • ·[组图]企业国有资产法今有望通过 不规定高管薪酬
  • ·[组图]快讯: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企业国有资产法
  • ·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保护壮大国有资产意义重大
  •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建立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