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7月中国PPI同比上涨10% 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发布时间:2008-8-11 22:54:24
 
文章内容

中新网8月11日电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

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明天公布。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日电(记者 王永志)国家统计局十一日在此间说,七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一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百分之十五点四。这也是一九九六年以来PPI的最高涨幅。

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信息的同时,不同寻常地配发了解读文章。经济学家张立群在其《正确看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较快上涨》中说,此次PPI涨幅提高,不是经济总量失衡的表现,也不会很快向CPI传导。据悉,明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七月份CPI数据。

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十一点七。其中,采掘工业上涨百分之三十四点一,原料工业上涨百分之十四点三,加工工业上涨百分之七点七。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四点六,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百分之九点一,耐用消费品类则微降。

分品种看: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四十一点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均涨三成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则略有下降。

此外,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百分之三十点一、二十六点九、二点五和九点。

前七月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百分之八,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百分之十一点七。

张立群分析,与此前PPI涨幅提高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并非是总需求过快扩张引起了全面的供不应求,以及结构性的供求缺口催化,而是因为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较快和成品油和工业用电价格调整,根本原因是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当前中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

专家同时指出,它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等后果,应注重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化不利为有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azurezeng]


相关文章
  • ·7月中国跨境并购规模大幅萎缩
  • ·7月中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创今年新高
  • ·7月中国PPI同比上涨10% 不会很快向CPI传导
  • ·前7月中国贸易顺差1237亿美元 同比下降9.6%
  • ·前7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4%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