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 实习生 周新辉
与多数机构预测的结果一致,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落。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7.9%,远高于去年同期。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6%,在此传导作用下,未来通胀压力仍大。
经济增速回落 符合宏调预期
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达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8%。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年GDP的增长目标是8%。
“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偏快的经济增速出现减缓,说明宏观调控成效明显。“应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平稳的,而且在结构调整中回落的。”
他说,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经济出现增速回落。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较好,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企业实现利润和城乡居民两个收入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又在30%以上。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认为,GDP增速收缩期预计会在2009年见底。他表示,这次收缩期同以往不同,目前的市场体制和开放程度都决定了明年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可能就会结束。
昨日,高盛和摩根大通分别修改了对中国GDP成长预期。高盛将2008年和2009年同比增长预期下调至10.1%和9.5%;摩根大通2008年预期则下调至了10.2%。
通胀压力仍大 紧缩料难松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CPI上涨7.9%,比前五个月低0.2个百分点。6月当月CPI同比上涨7.1%,比5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
李晓超表示,虽然近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回落,但是目前的价格水平还处在较高的位置。“关于未来通胀的趋势,我们还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下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还比较高。”初步测算,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将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个百分点。李晓超说,国际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石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还在继续上涨。在中国开放度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国际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据统计,上半年PPI同比上涨7.6%,6月份涨幅达8.8%,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市场人士认为,上半年高企的PPI还未完全传导至CPI,这可能会加大未来通胀预期。
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专家小组日前发表报告预计,今年全年CPI将在7%左右。高盛和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昨日均预期,央行将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允许人民币升值并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但摩根大通指出,若经济大幅放缓,中国可能要放松些从紧措施。
[责任编辑:brianz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