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美受惠对华经贸合作:增消费者福利 扩就业岗位
发布时间:2011-1-17 19:17:58
 
文章内容

美受惠对华经贸合作:增消费者福利 扩就业岗位

资料图: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美国财长盖特纳12日在华盛顿约翰·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处理中美经济关系“四点主张”,冀望中美继续加强经济合作,彼此互惠。中新社发 吴庆才 摄

中新网1月17日电 中美经贸合作发展,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愈趋深化的结果。《人民日报》今日刊发一篇文章指出,两国的经贸合作,美国不仅直接受惠于对华出口和投资,而且获得了广泛、巨大的宏观经济利益,并且增加了消费者福利,扩大就业岗位。

文章指出,在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产品中,服装鞋袜、玩具箱包、电子电器等日用消费品占75%左右。这些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极大丰富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扩展了美国消费者的选择范围,给美国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带来实惠,也使美在巨额“双赤字”压力下仍得以维持较低的通胀率。

按照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研究结果推算,美国人通过购买产自中国的商品,仅2009年平均每人就节省了300多美元的开支。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研究结果,到2010年美国GDP会因为对华贸易投资增加而多增长0.7%,而同期物价则会因此下降0.8%,两者相加,相当于美国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年增加1000美元。“中国商品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有利于美国稳定市场价格水平,降低通胀风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国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说。

文章指出,中美经贸合作还有效增加了美国的就业岗位。2010年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演讲中表示:“对亚洲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为美新增10万个就业机会。”据此测算,2001年至2008年,美对华出口为美新增257万个就业机会。

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近年增势强劲,也为当地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些在美投资的中国大企业如中远、中石油、联想等,给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经济社会效益可观。中国海尔集团自1999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立工业园以来,已为坎登市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该市每10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有海尔的员工,坎登也发展成一座年产20多万台家电产品的“家电城”。万向集团在美投资的近30个项目为美国创造近5000个“饭碗”,在2009年美本土企业大裁员的背景下,万向通过新建投资为伊利诺伊州创造了一批新的就业机会。

中国目前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达到9068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不仅没有抛售美国国债,反而增持,这对美国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增强流动性、缓解信贷紧缩、促进贸易融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美国国会研究局2009年7月发表报告指出,如果中国没有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利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据此估算,美一年为此节省国债利息支出约616亿美元。

文章指出,中美经贸合作的发展,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愈趋深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美国自身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特别是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美国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相结合,提高了美国产品和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美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为美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转移创造了条件。以计算机制造业为例,2008年中国生产各类计算机1.5亿台,所使用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几乎都是从美国英特尔-T、超微半导体等公司进口。


相关文章
  • ·[图文]美受惠对华经贸合作:增消费者福利 扩就业岗位...
  • ·上海09年将增50万就业岗位 一季度预增15万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