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严控农产品背后跨国企业操控定价权
发布时间:2010-12-15 19:26:04
 
文章内容

糖价暴涨的推手

文 本刊记者 王蕾

11月12日,国内期货市场迎来了又一个“黑色星期五”,各品种纷纷暴跌,多数跌停。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不少品种连续跌停,白糖自然也是其中之一。而在期货市场一片绿的同时,现货市场的糖价也出现了松动。

谁在5500元高价接盘

今年下半年,国内通胀形势日益加剧,而受到基本面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相比于年初,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

在广西,10月份就已经有多家糖厂挂出了糖已售罄的牌子,出现了空仓的情况。“白糖目前市场上依旧有缺口,供不应求是导致目前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金鹏期货分析师石宇说。

2010年全国糖产量下滑明显。来自中国糖业协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9月,全国共产糖1073.83万吨,较去年减产169.29万吨。其中,广西地区产糖710.2万吨,较去年减产42.8万吨。

为了从源头上稳定市场,国家与糖厂联手打击高价收购甘蔗的游资,运用各种手段严查企业、个人哄抬或压低蔗价的行为,严格执行甘蔗收购指导价。主管部门呼吁蔗农理性售蔗,切勿成为市场炒作的牺牲品,造成糖厂、蔗农两败俱伤的局面。但不少小贩依旧在夜里去蔗农家里偷偷地收购甘蔗。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广西物价局11月1日下发《广西2010/2011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的紧急通知》,将新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购价从上一榨季的260元/吨,直接上调到350元/吨,涨幅三成。

而由于今年糖价的涨幅惊人,糖厂出货的速度也都快于往年,东亚制糖厂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最近还有人来问有没有糖,我说没有,全部卖光了。”

“今年榨季中段就不停地收到订单,订单来自附近的批发商,都是老客户,当时的报价是5000元/吨,老实说,这个价位已经不低了,差不多每吨能赚1000多元。”在广西贵港市八塘镇经营一家糖厂的陈俊对记者说。但陈俊发现,自从糖价涨到6000块钱以上后,老主顾就少了。

然而按照惯例,每年新糖开榨,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来到广西。但是今年,有些小批发商看到糖价涨得过高,都不敢再进货了。批发商章宝华告诉记者,糖价涨到5500元/吨时,他就不敢买了。

广西白糖市场上,在5500元以后接过这个盘子的人,变得各式各样。广西南宁的某酒店前台告诉记者,9、10月份以来,酒店入住情况很好,很多客人谈的最多的就是白糖生意。而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公务员、私企老板,也有家庭主妇和退休老人,他们5000元/吨从糖厂收购,7500元/吨抛售给下游商家,差不多能从中赚取50%的利润。

上海金源期货分析师贺达去广西考察了白糖的产业链后,也发现部分游资收购白糖后将其高价卖到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主要是华东和广西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地区。“这样一来,很多以糖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的产业资本为了控制成本,也开始大量买入白糖先囤积起来。”

3天4.5亿资金离场

现货市场你来我往,白糖期货市场上也是热闹非凡,10月份白糖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暴涨。

“上一榨季白糖缺口在300万吨,不是历史最大,但白糖的价格却是历史最高,背后肯定有资金推动的因素。”石宇如此判断。而与石宇观点一致的人不在少数,贺达认为,国庆节后这一轮糖价的上涨,完全是投机资金推动的。贺达告诉记者:“很多期货公司都在广西有营业部,10月份做多的机构确实不在少数。在区域上,本轮白糖期货价格上涨的主力资金是来自浙江与两广的资本金,其中两家两广的公司资金规模非常大,用5000块钱一手的保证金来算的话,持仓的保证金达到2亿,也就是说他们实际控制的资金在20亿。”

暴涨之后,11月12日,期货市场率先出其不意地大幅下跌,各种商品纷纷跌停,白糖合约也出现暴涨之后的第一个跌停板。从前一交易日的7000多元一下跌了300点左右,15日继续放量下跌,两日的暴跌让期货市场一度紧张。这也让现货市场坚挺的糖价元气大伤,现货市场上的白糖价格也出现每吨300元左右的小幅回落。

“短短三个交易日,15万多手减仓,算下来共计大约4.5亿资金离场。”11月17日中午,一直紧盯糖价走势的石宇趁午休时告诉记者,“11月5日开始跳空高开,就已经说明空头在故意推高准备出货。‘黑色星期五’前后,平仓的人很多。”

“在期货市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保值的,一种是做投机的。我们发现,在主力合约还在6200元-6300元左右的时候,做保值的人已经基本上不做了。”石宇说,“那个时候现货白糖上已经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成交量十分清淡,因此再继续做多的话是十分危险的。”

而对于期货市场上白糖主力合约的暴跌,石宇认为,前期暴涨本身就是暴跌的理由。如今我国期货市场与世界的联动性比较大,外盘在周五前两日的暴跌对期货市场的联动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并且对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也非常大。“外盘的下跌使得期货市场上敏锐的投资者一改做多的心态,反手做空。”

400万吨市场缺口的威力

今年以来,针对糖价暴涨,截至11月22日国家9次抛储,共计补充市场上的白糖缺口200多万吨。“我国抛储了200万吨,同时进口了不到260万吨,因此目前我国糖的储备130万吨左右。”贺达说,“国家的抛储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糖价格的大幅上升,如果没有国储糖的抛售,估计市场上糖价会更高。”

白糖新榨季已经到来,11月5日广西已经开榨,12月初云南也将开榨,因此市场缺口将会被弥合。而新榨季要到明年4月份才结束,因此会有源源不断的白糖进入市场。

11月2日,在广西桂林举行的全国食糖、糖蜜酒精订货会上,中国糖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贾志忍表示,2010/2011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将在1200万吨左右,与上年度的1073.83万吨相比,增产约73万吨。

因此,在石宇看来,白糖的价格短期内要再突破7450元/吨的高点几乎很难,大约会在6000元/吨以上波动。“之前糖厂压低收购价,很多农民砍了甘蔗开始种番薯,导致了今年白糖的市场缺口。如果今年糖厂提高收购价,蔗农种甘蔗收益比番薯多的话,农民种甘蔗的面积又会多起来,因此糖价短期的回调是比较理性的。”

但在石宇眼中,糖价未来还是会上涨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我们国家白糖的需求量增加很快,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其中饮料行业的白糖需求量每年在以2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白糖的产量却没有这么高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甘蔗的种植面积却在下降。

按照国际上白糖的人均消费量来讲,我国还处于低级水平,每年只有10公斤/人。而亚洲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平均水平保持在每人每年15公斤,巴西达到了60公斤。因此按照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假如10年内达到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年产量就需要增加到2000万吨。

而我国目前的生产水平,大约是每年1600万吨,其中广西的产量约占到一半。面对如此大的市场缺口,未来的糖价肯定会逐步上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严控农产品背后跨国企业操控定价权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