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商务部:内需拉动进口强劲增长
发布时间:2010-9-7 17:56:02
 
文章内容

中国内需的强劲增长,或将自行化解贸易不平衡问题。

9月6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2010中国进口论坛”上表示,据商务部研究测算,预计201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的出口总额。

“中产阶级的增长和农民的市民化,这两部分人所产生的新增消费需求,是未来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成分。”在当日的论坛上,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正不断提高,今年年底人均GDP有望达到4000美元。

“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低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动相关工作,引导企业扩大进口。”崇泉表示。

今年,中国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从7月1日起,还分步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零关税待遇;而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目前已全部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

充实内需与“充分就业”

不过,内需增长的持续性,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在生产力角度来看,需要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同步。

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尽管中国真实工资有所增长,但劳动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一直处于2001年的水平,这一趋势在2010年上半年亦未改变。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纷纷上调。但最低工资不等于有效工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不匹配的状况。工资要跟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的增长,时间非常漫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樊纲看来,是“充分就业”。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看,将农业劳动力减少到劳动人口总量的10%以下,是达到工资均衡的比例条件。

如果中国经济保持每年8%的增速,能够每年创造800万个新工作岗位,即使其中500万个提供给离开农村的农民工,也需要几十年时间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再配置,以达到充分就业。

亚洲“四小龙”曾仅用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过程,“四小龙”当年共5000多万人口、2000多万劳动力。

相比之下,“我们有七八亿的劳动力,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不是30年、50年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60年到70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樊纲表示。

内需拉进口

在9月6日“2010中国进口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内需增长已开始在进口数据上显现。

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贸易国,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2009年,中国高新产品进口额仍达3009.8亿美元,同比仅下降8.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表示,增加进口,尤其是加大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需要企业从投资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

在进口数据增长的同时,国内企业亦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五矿集团副总裁冯贵权即表示,大宗原材料商品金融化趋势正在增强,指数可能被操纵,价格波动会越来越大,协议价与现货价倒挂会经常发生,业务盈利变难。

“最近有传闻说,矿山要把铁矿石的季度定价改为月度定价,如真如此的话,进口铁矿石就跟买卖股票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冯贵权表示。

在其看来,在进口原料定价金融化的趋势下,国内企业除了努力争取公平贸易权益外,也必须谋求定价主导权。


相关文章
  • ·商务部:内需拉动进口强劲增长
  • ·商务部:扩大进口并非权宜
  • ·商务部:今年我国进口有望突破万亿美元
  • ·商务部:中国将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进口
  • ·(快讯)商务部:今年外贸将保持进出口总体平衡态势
  • ·商务部:希望给予中国对外投资更公平的环境
  • ·商务部:36个大中城食用农产品价较上周上涨1%
  • ·商务部:预计今年外贸呈“前高后低”走势
  • ·商务部:下半年顺差下降 为汇改创造条件
  • ·商务部:出口进一步扩大空间有限 三因素制约
  • ·商务部:中国“入世”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 ·商务部:外贸全年走势前高后低 将保持政策连续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